隨後雙方你來我往,進行了以牙還牙的加稅報復,直到2019年1月7-9日,雙方才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內容包括中國禁止強迫技轉、增購美國產品、開放部分市場、美國停止第三波267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稅,但雙方對中國減少企業補貼、智財保護等結構性問題,分歧仍未解決。
更重要的是,各種中國進口商品在最後成為加稅項目之前,還要歷經美國各方勢力的角力,美國政府不得不順應國會和企業要求,舉行長達兩個月的聽證會,允許美國個別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得到關稅豁免。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也在各方壓力下,不斷被迫縮減加稅項目,例如2019年8月8日,USTR就公布對10類塑料容器、聚酯紗線、鋼製寵物籠等中國商品豁免關稅,甚至連過去已徵收的關稅,也可從2018年9月24日起算,申請退還。
換句話說,一旦川普政府試圖將「美港脫鉤」宣言落實為政策,美國各方勢力必然紛至沓來,尤其今年是總統大選年,川普民調持續落後,更不可能抗拒龐大的涉港利益團體反彈。
2019年美國對港貿易順差高達261億美元,支撐了美國本土將近18萬人就業,香港是美國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市場(葡萄酒第三、牛肉第四),金額高達430億美元,顯然是重中之重。美國農業州是2016年川普勝選的關鍵,早就因為美中貿易戰陷入空前困境,2019年9月,美國農場申請破產案例,已經激增到580家(年增24%),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一旦川普政府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要對香港進口商品比照中國進口商品加稅,香港恐怕只能以牙還牙,同樣針對美國進口農產品加稅,美國農業州必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類似困境,也將發生在川普揚言取消港元對美元的自由兌換,恐怕也很難落實。首先,境外美元歷經數十年累積,早已形成不受美國政府管控的貨幣市場,光是歐洲美元,2016年就高達13兆8330億美元,完全在美國聯邦基金的掌控之外。換句話說,只要香港政府繼續推行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美國充其量只能管制美國金融機構的對港交易,對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仍然鞭長莫及。
2018年,美國銀行在港總資產1480億美元,客戶存款790億美元,占香港銀行業大約5%,顯然並非香港金融的主導力量。根據2020年最新資料,香港前十大銀行,美國只有花旗香港勉強排入第十名,在港資產391億美元,年收入5億2700萬美元;對比排名第一的英國匯豐銀行(HSBC),在港資產高達2兆3750億美元,年收入598億3600萬美元,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