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達生表示,「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同時也帶動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改變,尤其在美中貿易戰過程,由於5G、AI與新興半導體製程,都是敏感性科技,台灣國際戰略地位的提升,將使台灣在全球領航企業的角色,從「Partner Taiwan」轉變為「Trust Taiwan」,台灣產業定位也將從原本的「Me Too」變成「We Lead」;同時,台灣人才素質也可望優化,從工程師(Engineer)轉變為創新者(Innovator)。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經濟部未來七年會將會編列超過100億預算,補助前瞻領導性技術開發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補充,為了鼓勵國際大廠來台設立研發中心,經濟部未來七年會將會編列超過100億預算,補助前瞻領導性技術開發,經濟部將鎖定5G、AI、半導體三大領域的國內外廠商,提供最高5成的研發費用補助,「我們希望的不只是單一廠商的投資,一定要跟國內供應鏈垂直或水平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群聚效應。」
不過,政府補助跨國企業逾百億元研發補助,是否會衍生租稅的不公平性?是否可能導致高科技研發人員跳槽的人才排擠效應?將是外界關注話題,林全能表示,人才往更領導型技術發展是國際趨勢,全世界目前都在搶人才,「經濟部希望透過這項計畫,帶動高階人才需求,把人才培養體系跟它結合起來,不是培養了高階人才,在台無去處(被迫到海外發展)。」
林全能表示,政府補助跨國企業研發中心之研發,雖然研發中心本身並沒有產值,但是這項計畫還包括垂直水平合作,我們希望國際領航大廠帶動國內供應鏈體系,這個價值創造串到最後生產端,把整個供應鏈的生產價值創造,都串起來。」
蘇揆今天在院會中也要求相關部會,對於過去國際研發中心偏向於北部,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的產業園區、研發中心,可以在中南部,例如Google在台南科技工業區投資第二座資料中心,帶動全國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