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新南向政策的最大挑戰者-一帶一路

2017-05-30 06:20

? 人氣

作者表示,從最早的「東協加一」到現在「一帶一路」,中國每次的目標制定對於台灣都是一面難以跨越的高牆,而台灣將如何以「新南向政策」衝擊東南亞各國,還得看政府如何搶攻和佈局。(資料照 AP)

作者表示,從最早的「東協加一」到現在「一帶一路」,中國每次的目標制定對於台灣都是一面難以跨越的高牆,而台灣將如何以「新南向政策」衝擊東南亞各國,還得看政府如何搶攻和佈局。(資料照 AP)

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兩周前落幕,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共有29位國家元首、130位國家代表出席,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會議中宣布將加碼1000億絲路基金,充分展現了主辦國該有的魄力以及對於參與國家的支持。這讓筆者想起了不久前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皆擁有援助亞洲開發中國家的機能,雖然說兩者目的不同,但卻同樣展現了中國對於擴增區域影響力的意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這次的一帶一路高峰會也不是完全照著習近平的意,印度拒絕參與會議,而幾個歐盟國家也因為不透明的財政資料和對於環境標準的疑慮而拒絕簽署一項貿易聲明,雖說如此,對於東南亞各國來說,中國為了尋求支持所展現出的誠意是極其誘人的-也就是給予「協助開發國內基礎建設」的實質回報,如:電網發展、水利設施、鐵路建造,資金的挹注對於開發中國家的財政來說宛如天降甘霖,這讓各國大多選擇給予中國正面回應。

然而,一帶一路並非無懈可擊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第二段提到的印度拒絕出席此次高峰會,原因在於與巴勒斯坦的主權糾紛,筆者將其解讀為「擔心中國會藉由投資及建設名義對他國主權和內政造成危害」;第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的效益低落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路)的可替代性,前者由於陸運所經過的龐大經度,須穿越不同地形及氣候而讓設備、原料的損壞率提高,使得陸運的機會成本大幅增加,後者則是中國想透過克拉運河來迴避麻六甲航運受到控制的情況,一旦運河開通,對於擁有南海海域控制權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卻是一大經濟上的威脅,這讓這些國家在接受利益的同時必須謹慎處理這類情況的發生。

端看蔡英文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目的在於與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建立全新的經貿交流關係,而從新南向政策專網中可得知,我國將透過「產業價值鏈整合」、「內需市場連結」、「基建工程合作」三種方式進行交流,但是對上中國龐大的資金投入,加上中方每每以「一個中國」作為前提的交流方式,讓這些國家不敢讓中國有任何一點不愉快,試圖加深的經貿關係受到了阻礙,新南向政策更難以在檯面上光明正大的進行。

第三段中所提到的原因是各國與中國產生經貿關係可能產生的危害,而從台灣的角度來探討,倘若能巧妙運用這些矛盾,讓各國明白與台灣經貿交流帶來的實質利益會大於中國,透過將危機化為轉機,新南向政策才有辦法順利推動。

從最早的「東協加一」到現在「一帶一路」,中國每次的目標制定對於台灣都是一面難以跨越的高牆,而台灣將如何以「新南向政策」衝擊東南亞各國,還得看政府如何搶攻和佈局。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