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擔心產業空洞化嗎?:《資本主義沒有告訴你的23件事》選摘(2)

2020-06-28 04:00

? 人氣

開發中國家以為它們可以跳過工業化階段,並且以服務業為基礎而建立繁榮,這只是一種幻想。大多數服務業生產力成長緩慢,而大部分生產力成長快速的服務業,都需要依靠強大製造業為後盾。(示意圖,取自Pixabay, motointermedia)

開發中國家以為它們可以跳過工業化階段,並且以服務業為基礎而建立繁榮,這只是一種幻想。大多數服務業生產力成長緩慢,而大部分生產力成長快速的服務業,都需要依靠強大製造業為後盾。(示意圖,取自Pixabay, motointermedia)

我們應該擔心產業空洞化?

但是,如果產業空洞化是由於一國製造業的動能所致,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並不盡然。產業空洞化的原因,是由於製造業相對於服務業的動能而引起的,這一事實卻沒有告訴我們它與其他國家相比的表現如何。如果一個國家的製造業生產力成長速度低於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將會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從而導致短期內的國際收支問題和長期生活水平下降。換言之,伴隨產業空洞化而來的,可能是經濟的成功或失敗。國家不應以為產業空洞化是由於製造業的相對活力,而產生盲目的安全感,因為就國際標準而言,即使是非常缺乏活力的製造業,也可能(通常)比同一國家的服務業更具活力。

無論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是否按照國際標準的動態來發展,如果製造業相對權重下降,會對生產力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當經濟是由服務業主導,生產力成長較慢,整個經濟的生產力成長也將放緩,除非我們相信(像有些人那樣),那些曾經歷產業空洞化的國家現在已經足夠富裕,不需要更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否則生產率下降確實是各國應該要擔心的事情,或至少要自己調整。

服務生(示意圖/Paul Rysz@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paulrysz/9488842693/in
當經濟是由服務業主導,生產力成長較慢,整個經濟的生產力成長也將放緩m
(示意圖/Paul Rysz@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paulrysz/9488842693/in

產業空洞化對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也有負面的影響,因為服務原本就比製成品更難出口。國際收支逆差意味著,一個國家不能在世界上「以自己的方式支付」。當然,國家可以暫時透過外國借貸來填補這個漏洞,但最終貨幣不得不貶值,接著進口能力降低,最終生活水平下降。服務「可交易性」低的根本原因,在於它與可以運送至世界任何地方的製成品不同,多數服務都要求提供者和消費者位於同一地點,畢竟尚未有人發明用長途電話理髮或打掃的方法。不過,如果提供服務者(上述例子中的美髮師或清潔人員)可以搬到客戶的國家去,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意味著移民,而這是大多數國家嚴格管制的事(見第3件事)。有鑒於此,在經濟結構中,服務業占比的增加,意味著一個國家,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出口收入將會降低。除非製成品的出口增長不成比例,該國將無法負擔與以前相同數量的進口。如果產業空洞化是負面因素,並且會削弱國際競爭力,製造業將無法增加出口,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可能更為嚴重。

並非所有服務都不可交易。我之前提到的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例如銀行、諮詢、工程等)是高度可交易的。例如,英國自一九九○年代以來,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業的出口扮演關鍵角色,填補由產業空洞化而留下的國際收支缺口(以及北海石油出口的下降,使英國勉強度過一九八○年代由產業空洞化帶來的國際收支逆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