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台灣香蕉近年來,往日本的外銷量不斷上升,但早在百年前,比芒果或是珍奶更早,台灣香蕉在日本已成為大眾熱愛的水果,甚至是『有文化』的象徵。筆者追溯讓日本人愛上香蕉的根源,探究由香蕉串連起的日臺文化史。」
日本人與香蕉的現在
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肆虐全球,沒有一個業界不受新冠肺炎影響,在香蕉的售價上也不例外。根據《日本農業新聞》於5月3日的報導,菲律賓產香蕉是日本進口香蕉的大宗,由於菲律賓實施封鎖政策,導致菲律賓產香蕉在出貨與包裝上出現狀況。排行第二的進口國厄瓜多目前也實施自主限制出貨,如此看來,或許香蕉會從日本人的餐桌上消失。
2018年的數據顯示,日本一戶人家平均消費18.4kg的香蕉,如今比起橘子或蘋果,日本人更常吃香蕉。
事實上臺灣產的香蕉可說是日本人愛上香蕉的原點,厄瓜多產香蕉的進口量一直到1970年代才超越臺灣,在那之前對日本人而言「說到香蕉就會想到臺灣」。
臺灣香蕉爭奪戰,臺灣總督府vs.「內地」香蕉批發商
鳳梨酥跟芒果冰是比去年襲捲天下的珍珠奶茶更早一步刮起旋風的臺灣甜點,但其實香蕉才是第一個擄獲日本人的台灣水果。
據說,第一個把香蕉從臺灣運送到日本的,是大阪商船會社基隆支店裡一位叫都島金次郎的人物。根據都島的回想,1903年8月27日從基隆港出海的「恆春丸」,載著400公斤從和尚洲(今之蘆洲)採來的香蕉運往神戶,此即「臺灣香蕉首次登陸日本」。
其後,日本香蕉消費量持續增加,1924年12月時,統整了台灣各地蔬果同業公會的「台灣青果株式會社」,隔年2月在東京、橫濱、大阪、神戶、下關、門司等地創設「台灣青果荷受公會」。這兩個組織創設後,可說鞏固了從臺灣把香蕉安定出口到日本的配套環境。
就這樣,香蕉成為臺灣的主要出口農產品,但在吹起香蕉熱潮的「內地」,則不必然樂見臺灣青果株式會社的成立。這是因為,香蕉本來是種奢侈品。1925年7月8日,《讀賣新聞》早報刊登了一段斗大的標題:「內地人只能吃昂貴的香蕉,台灣進口事業被單一企業獨攬。」日本香蕉批發業者中,有一派「反台灣青果株式會社」的人馬存在,他們想跨過臺灣青果株式會社,直接跟蕉農進行交易。該篇新聞中反對派痛斥,當他們正要把直接跟蕉農買來的香蕉運上船,卻遭到臺灣總督府制止,480籠(一籠約37-41kg)堆在岸邊的香蕉只能在枯等中腐爛。由此可知,在香蕉炙手可熱的風潮背後,有著想靠香蕉大賺一筆的臺灣總督府,與想便宜購買香蕉的「內地」,雙方之間的角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