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進黨該做的事─請給花東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2017-06-04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民進黨施政負評與日俱增,兩岸交流進入寒冬期,再加上反對蘇花改,卻又無能紓解交通難題,並呼籲政府請善待花東鄉民,給他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走。「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此為南澳段橋樑。(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民進黨施政負評與日俱增,兩岸交流進入寒冬期,再加上反對蘇花改,卻又無能紓解交通難題,並呼籲政府請善待花東鄉民,給他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走。「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此為南澳段橋樑。(資料照,陳明仁攝)

端午連假期間,蘇花公路台9線112.6公里處九宮里路段,自5月28日下午發生落石坍方雙向阻斷。至29日清晨仍傳出落石陣陣不斷,導致搶通時間一再延後,終於在31日,開放單線車道。雙線通行的管制最慢則還要等「兩個月」,現場景象除了怵目驚心外,簡直就像血栓的血管,不通加癱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為此,公路總局公開呼籲民眾,情況比想像中嚴重,29日上午連機具都無法進駐,這幾天用路人應盡量避開蘇花公路。

不過,除了交通問題外,花蓮地區的環境衛生也發生災難。因為花蓮的垃圾向來是運到宜蘭利澤焚化爐處理,如今蘇花公路中斷,垃圾量已累積近400公噸,堆積在各鄉鎮的臨時堆置區,異味四處飄散,讓居民難以忍受。若要把垃圾全部運走,恐怕居民們還得忍上「1個多月」。

蘇花公路台9線112。6公里災點持續落石,圖為蘇花災點(公路總局四工處提供)
蘇花公路台9線112.6公里處九宮里路段,因連日下雨,於28日下午發生落石坍方雙向阻斷。(公路總局四工處提供)

相較台灣其他地方,花東地區開發較為遲緩,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為東部人口第一大縣。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東側的沿海地帶,以觀光事業、天然資源著名。

在日治時期昭和7年(1932年)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之前身)通車前,往來通常得搭船、因此有「陸上離島」之稱。直至1980年代,國民政府推動「十大建設」之一北迴鐵路通車後交通終於獲得大幅度改善。

事實上,花東地區交通雖有蘇花公路及北迴鐵路,但由於地形限制及道路規模狹小,故早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居民生活需求。有鑑於此,馬英九總統在2010年2月9日宣布進行「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改善計畫」,也就是「蘇花改」。同年11月10日,吳敦義行政院長核定通過該計畫,開始動工。

不料,東澳到南澳段未能納入2010年「蘇花改」的環境評估路段。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不乏:該路段已有「新澳隧道」、可用其餘工程改善、該路段較安全(落石比例較低)、該路段若納入蘇花改恐有「蘇花高借屍還魂之感」,加上「民進黨堅決反對蘇花高」。礙於前列種種因素,乃至馬政府沒能將此路段改善興建。

根據觀察,東澳到南澳段,事故頻傳,沒有納入蘇花改,確實可惜。2016年3月2日,南澳段再一次發生遊覽車與大貨車重大交通事故,導致2死28傷;地方人士認為蘇花公路再也禁不起另一個意外的發生,因此爭取「蘇花改」聲浪狂瀾怒濤風暴再現。

令人遺憾的是 2016年4月29日,準交通部長賀陳旦表態,反對東澳到南澳段的蘇花改「截彎取直」工程,也反對北宜直線鐵路工程。2016年7月13上任之後,進一步表示東澳到南澳段,因還沒通過環評,也就不必再納入環評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