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健保署為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研擬對復健期過長、治療頻率過高者不提供給付。另加強對高耗用醫療項目管控,包含復健治療、電腦斷層及核磁造影檢查、放射線治療、震波碎石術。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林淑範表示,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約為半年,但有些患者超過一年半還在做同樣復健。復健治療頻率一週約2至3次,但也有患者半年復健次數達到100次以上,「扣掉假日,幾乎是天天去復健,需要檢討!」
民間團體表示,用多不一定是浪費、用少也不一定合理,該政策可能會錯殺需要治療的患者。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健保署去年主張復健治療超過一定使用次數,加收50元部分負擔的方向較為合理。
針對電腦斷層與核磁造影檢查,健保署研擬加強監控影像不佳的醫療院所,並且推動醫院間資源共享,避免病患重複檢查,浪費醫療資源。依據不同疾病,採用療程包裹給付,而非照愈多,院所健保給付拿愈多。目前電腦斷層一次健保給付3,800到5,035元、核磁造影一次6,500到1萬1500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說,上述調整將於3月與醫界協商,訂出詳細指標,再送健保會,最快預計今年7月實施。
去年7月,健保署為抑制健保資源不當消耗,提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例如領取連續處方籤患者,若每次藥費超過101元,就必須自付兩成。此外,提高逕赴醫院急診、重覆接受同樣復健療程、高診次病患就醫等類型費用。公布後因引發爭議而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