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之外,中美兩國在其他方面的緊張關係正在加劇,涉及中國削減香港自治權的措施,以及美國批評中國最初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等。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駐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稱:「新冠疫情已令中國在政治上變得有毒。」史劍道還稱:「即使美國出口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高得多且快得多,但再也不能為川普提供他在政治上想要的東西。他沒辦法聲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是對中關係上的成功。」
美國政界討論中國是否會實現這些目標的呼聲日漸高漲。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在6月11日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一封信中稱,如果中國沒有遵守採購目標,「我們必須致力於追究他們的責任」。
雖然存在這些壓力和差距,但中美兩國官員都已在公開場合表示,他們在試圖維持該協議。5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罕見聲明,稱中國和美國官員一致認為,雖然面臨當前的全球衛生緊急情況,但兩國都充分期待及時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規定的義務。中方一份類似聲明表示,雙方正致力於為該貿易協議創造有利條件。預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將於17日在參眾兩院委員會現身時面對有關該協議的提問。
即便在全球經濟強勁的時期,中美兩國也需要許多商品類目的貿易額空前地快速增長,才能實現上述目標。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表示:「出於經濟原因,我一直懷疑這些目標能否實現,即便是在新冠大流行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造成破壞之前。」
據鮑恩計算,要實現2020年採購目標,中國今年需要購買1720億美元美國商品。考慮到相關部門已開始統計今年前四個月數據,中國需要已購買約5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才有望實現上述目標。
但據鮑恩測算,到目前為止,中國只購買了26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還不到實現2020年採購目標所需規模的一半。上述貿易協議設定的2021年目標更具挑戰性,而更有利的經濟形勢或許會讓中國在2021年得以更佳實現這個目標。
中國接近實現2020年農產品採購目標的一半,但美國有些農作物出口中已有超過一半由中國購買。如果一個國家在另一國家某種出口商品中的購買佔比已超過60%,根本無法把佔比再提高一倍。
對於其他商品而言,金融市場重挫構成嚴峻挑戰。中國迄今對美國能源產量的採購量僅達承諾採購量約3%。2020年迄今全球能源價格的暴跌讓上述目標更遙不可及,與此同時,經濟需求放緩意味著,就算是中國,今年對能源的需求也會不及預期。
當中美兩國在1月份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原油價格每桶約為65美元。而到了4月份,油價跌破每桶20美元(部分合約價格甚至跌為負值)。就雙方約定的總美元金額而言,這對達成目標構成巨大挑戰。若以每桶20美元計算,中國將不得不購買三倍以上的石油量,才能達到與油價65美元時相同的採購額目標。
中國最終在協議裡還同意促進服務貿易,而因為眼下遏制疫情蔓延而實施的旅行限制,該目標現在可能也無法實現了。美國對中國服務逾一半出口都是透過旅遊業和高等教育來進行的,限制措施直接阻止了此類服務活動。
與此同時,該貿易協議的監管條款為美國的銀行、信用卡網絡、保險公司和投資者在中國開展業務鋪平了道路,為美國金融服務業帶來了數年來最好的增長機會之一,即便服務貿易目標不能實現,這也成為企業取得勝利的另一例子。
鮑恩表示:「可以說,儘管中國在達成上述不切實際的採購目標上缺乏進展,但這場疫情為川普政府提供了一個繼續維持協議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