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暴雨襲台,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批評政府的治水政策,「現在天災告訴你,光靠砸錢無法解決問題!」,指政府如要治水有方,就切勿再迷信「工程手段」。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水利署長賴建信今(5)日以數據說明,本次降雨量與2013年康芮颱風相近,但康芮造成17636公頃淹水、本次豪雨卻僅1500公頃,減少了16000公頃、達9成之多,以反駁治水無效說,認為「若說治水無效,並不公平」。
近來豪雨造成台灣災情嚴重,水利署今召開記者會表示,檢討全台1178處機淹水情況,有逾9成是內水宣洩不足所致,盤點全國還有300平方公里的面積是易淹水地區,未來前瞻計畫將加強都市排水與防洪工程。對於李鴻源的批評,賴建信以數據回應,表示此次降雨量與2013年的康芮颱風相近,但康芮但康芮造成17636公頃淹水、0601豪雨卻僅1500公頃,減少了16000公頃、達9成之多,認為「若說治水無效,並不公平」。
水利署表示,短短這幾天的強降雨,以高雄市桃源區為例,就降下約一年降雨量2500mm的57%降雨量,在台北、新北、彰化、雲林等地區降雨量超過200年頻率,許多地方時雨量更超過100毫米。
降雨強度高排水難 水利署:證明前瞻水環境建設刻不容緩
賴建信表示,這樣的雨量不論下在哪裡,只要超過各類排水系統的保護標準都會淹水,強調「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檢討大多數積淹水是因為瞬間降雨過大,內水排洩不及所致,約佔92%,顯示排水系統亟待加強。賴並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證明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建設刻不容緩。
他也說,務實的指標是檢視淹水面積是否減少、淹水時間是否減短,在短期強降水情況下,「水利署無法保證不淹水,但能保證在經過治理之後,淹的面積更少、退水速度更快」,工程當然不是治水的唯一手段,十年前水利署就已調整思維,從河川流域綜合治理的角度規劃治水,但工程也是重要的手段,賴更回馬槍表示「員山子分洪道雖是工程,但以分洪的觀念來規劃,歷次風災汐止已不再淹水,成效有目共睹」。
而對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計畫是否調整,經濟部也表示將適度調整。經濟部表示,目前前瞻水環境計畫中,關於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部分預算為720億元,未來可能調整其中加速下水道建設240億元部分,是否增加比重等水利署將與營建署研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