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疫情很公平,讓所有企業都遭到打擊,以往光芒四射的「獨角獸」們同樣受創。從孫正義旗下的標的竟有47家陷入虧損,到Wework、UBER營運表現「落漆」,全球各國寬鬆貨幣帶來的副作用,顯然是我們過度吹捧了新手經營企業的能耐。
你也可以用聽的了解這個趨勢!歡迎點選APPLE PODCAST、SPOTIFY或SOUNDCLOUD,收聽我們製作的PODCAST,記得給我們打五顆星評分,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者想聽到的議題,歡迎留言給我們!
上市以來表現未見理想的Spotify,近期漲幅非常大。原因是,公司先後簽下了Joe Rogan以及知名的藝人金卡達夏,為Podcast獨家節目擔任主持人,股價因此噴出。雖然市場最近都在熱烈討論Podcast,但我們不能忽視, Spotify的Podcast業務還沒有成為主要獲利引擎,這家公司面臨的挑戰仍很嚴峻。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以及剛脫離獨角獸身份上市的公司,所面臨的艱困處境。
舉例來說,Lyft、Uber這兩家共享經濟巨頭,似乎過得都不太好。Uber背後的知名投資人-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最近也流年不利,他成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被華爾街披露,目前有多達47家標的陷入虧損,只有26家賺錢。可以看出獨角獸們現在有多吃緊。
華爾街日報分析,軟銀帳上淨資產2千億,但市值僅900億,兩者落差如此大,股價卻沒有被套利資金拉抬上來、消弭差價,這是否意味著,市場篤定這家公司未來將有一大部分資產被打消呢?這裡所謂的打消資產,是不是對那些獲利無望獨角獸的投資?
其實,孫正義的日子最近真的有些不好過,畢竟願景基金有40%的資金來自特別股,這些特別股當初承諾每年要配發7%現金股利,所以願景基金不賺錢但還是要配息,這也讓孫正義「頭殼抱著燒」!
為什麼疫情一來,獨角獸們全倒?首先,獨角獸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是靠創投及知名投資人挹注的資金,他們可能還沒有展現本事、解決客戶最迫切需要的困難(大陸稱為痛點);再者,在疫情衝擊之下,幾乎大部分經濟活動於三、四月間都嘎然而止,全球最近甚至出現了疫情蠢動的第二波威脅,如果疫情重來,許多人必定再次緊縮花費,先求活下來,獨角獸要如何搶食縮水的餅呢?這將是第二個問題。
往更深一層探討,獨角獸自己也有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法律與監管。諸多受矚目的新經濟模式,其實沒有辦法繞過監管,提升工作者與客戶的效率。比如Uber成立以來,勞資關係如何認定,一直是巨大爭議,這些承接定單、提供載客服務的駕駛,到底算是承攬還是勞工呢?如果被法院判定為勞工,接踵而來的福利開支勢必侵蝕大筆利潤。
此外, Uber先前爆發的性騷擾事件,因為有員工跳出來指控高層無人聞問,最終直接導致創辦人卡拉尼克下台。另一方面,知名的共享經濟空間Wework(孫正義也是投資人,他真是眼光獨到!)創辦人紐曼(Adam Neumann)恐怕也不遑多讓,他在宣布裁員砍人之際,竟然還大開派對,此外,公司還買了給紐曼使用的專機,讓他來回全世界籌資談生意;連證明自己被資本市場肯定都還做不到,這家公司竟然就買了架噴射機給老闆專用!由此可見,缺乏企業經營、治理實戰經驗的獨角獸老闆們,行事風格有時候無法讓社會接受,甚至是張揚得接近瘋狂。個人下台,公司衰敗,恐也只是時間問題。
從Uber到Wework,當獨角獸經營內情被媒體或鄉民一一披露之後,外界才慢慢發現,所謂的新創企業及享有世界級待遇的經營者本身,其實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無法克服的管理與性格弱點;在承平時期、也就是沒有疫情時,經濟緩緩成長,失業率低,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問題。畢竟,他們要號稱切入的市場本來就空無一人,外界才有種「他們將主宰世界」的錯覺。
直到這場疫情突然來襲,新冠肺炎才像照妖鏡一樣,把這些獨角獸宣稱的美夢全都戳破了!至此,你才發現,一家公司要賺錢原來是這麼難!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免費電子報。尚未成為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以原價3折之全球最低優惠價,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
責任編輯/ 周岐原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