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命運大不同,同樣都是佔領立院!

2020-06-30 06:10

? 人氣

國民黨29日持續佔領議場,並於議場內噴漆「監委酬庸,拒絕背書」。(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29日持續佔領議場,並於議場內噴漆「監委酬庸,拒絕背書」。(資料照,顏麟宇攝)

這次國民黨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的號召下,聯合藍營立委佔領立法院,試圖擋下總統府提名陳菊,酬庸作為下任監察院院長。國民黨看似風行雷厲,但民間社會以及網民的聲音,似乎多半是罵聲和看好戲的。而此次國民黨的行動,甚至打著比照當年太陽花的聲勢,希望再次重演當年的立院戲碼。為何太陽花能夠成功轟動並且達成訴求?而國民黨的佔領從一開始就被看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民意基礎是最大關鍵

筆者認為當年的太陽花學運,先不論其背後複雜的政治詭譎,當時太陽花的反服貿訴求,是得到相當高的民意支持度的,而且太陽花所訴求的議題本身涉及到中國因素的介入,以及台灣主體性的發展,因此太陽花學運更能夠激起廣大民眾的迴響。那相比國民黨此次的行動而言,推薦陳菊作為監察院院長一事,雖然此一職位也同樣事關國家,也即便陳菊本身功過所帶來的爭議性,但和過去的太陽花學運相比,對群眾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仍舊小了一大截。

二、發起對象的不同   

太陽花當年是以公民不服從的形式發起(先不論綠營背後的複雜政治操作),其本身是個群眾運動仍沒有太大爭議,而且參與的人大多都是具有社運背景或是年輕族群,他們可以忍受高強度的抗爭行動,他們可以有更多體力和精神去和現行體制衝撞,當然這就能夠激起更多社會的熱度和關注,也可以更有張力地表達學運的訴求。但國民黨此次佔領行動,基本上都是立委,全部都是體制內的人,也是仍舊握有權力的人,體制內的方式都還沒用盡就採取這種作法,自然就容易讓社會大眾產生爭議和質疑。

20200629-國民黨29日於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文傳會主委王育敏發言。(盧逸峰攝)
國民黨29日於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文傳會主委王育敏(中)發言。(資料照,盧逸峰攝)

三、民意和行動的順序顛倒:省思與建議

這個議題重點跟本不是像網路上所講的:「誰可以吹冷氣,誰不能吹冷氣?」,「老人可不可以忍受高溫?老人可不可以撐三天?」,「誰可以佔領立法院,誰又不行?」。筆者認為這些爭論都是很主觀而且很沒意義的?國民黨想透過這樣的行動,證明自己有心當好在野黨的角色,監督當前政府的行為,這點絕對值得肯定。但是真正的重點是,不是佔領立法院就能得到人民的認同,而是你必須先有人民的認同你才能去佔領立法院,如果沒有那個「民意」,今天不管佔領了什麼?不管有沒有開冷氣?都不可能得到社會多數的認可和支持的。

所以當目標是陳菊的監察院任命一案,就應該想辦法增加民眾對此議題的認識(比如:陳菊為什麼不適合接掌監察院,就像當年太陽花把服貿條款為何不適用於台灣表達出來一樣),然後匯集民眾的意見,凝聚民眾的力量,再運用自己所能採取的管道,把廣大民意表達出來,不管國民黨是要透過體制內的,還是體制外的都好。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和人民及民意站在一起,團結才能有力量,才能當好國民黨身為在野黨的角色。

*作者為外交所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