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日本在江戶時代因為霍亂的流行,進而讓許多平民百姓了解基本衛生觀念。雖當時醫療及社會環境與現代大不相同,在傳染病預防及宣導上,仍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
6世紀,日本爆發天花,之後也多次蔓延,而且還有麻疹流行。但是,直至19世紀,日本沒有被捲入到諸如鼠疫、黃熱病等世界大流行的傳染病中。而首次肆虐遠東這個島國的傳染病,是江戶時代後期的霍亂。
霍亂在日本的流行
霍亂原是恆河流域的地方病。英國殖民統治印度,並在亞洲開展貿易活動以後,霍亂從19世紀上半葉開始擴散至世界各地。感染霍亂後,會出現反復不斷的劇烈腹瀉和嘔吐,患者最後因脫水而死亡。文政5年(1822年),霍亂首次在日本流行。據稱,那次霍亂是經由中國(當時的清朝),通過沖繩登陸九州,隨後傳到本州,在重創了西日本地區以後,又沿東海道東行,但沒有蔓延至江戶(也就是現在的東京)。
當時人口百萬的世界最大都市江戶受到霍亂的侵襲,是在安政5年(1858年)。感染源來自隸屬於培里艦隊的美國密西西比號軍艦。這艘軍艦經由中國進入長崎時,傳出船上出現了霍亂患者的消息。這一年,日本與五個國家簽訂了包括《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在內的不平等條約,這在一直處於鎖國政策下的日本民眾中,不安情緒蔓延開來。這種情況,再加上從國外傳來的傳染病,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內心的恐懼是如何之大了。
從保留下來的記錄來看,當時江戶的死亡人數有大約10萬人,甚至還有28萬或30萬的各種說法。而浮世繪畫師歌川廣重也是在這次霍亂中喪生的。當時作為主要物流工具的運輸船又將霍亂帶到了東北等地的港口城鎮。
安政5年,江戶的死亡人數達到頂峰,因此這一年被定為霍亂流行的年份,但實際上有許多地方,受害情況在第二年更為慘烈。
霍亂第三次大流行發生在文久2年(1862年)。這是江戶時代發生的傳染病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但由於安政年間的霍亂使知識份子和文化人士聚集的江戶遭受重創,因而在歷史上更為有名。
曾被懼稱為「虎狼痢」的霍亂
在安政5年的江戶及文久2年的長崎的史料中,可以看到「霍亂」這個病名。但是,這個名稱並不為平民百姓熟知。當時日本各地對霍亂有著不同的叫法。
在長崎,霍亂被稱為「TONKORORIN」(譯注:TONKORORIN意指感染霍亂後就會像「一槍倒」似的立刻死亡),在其他地區則有「鐵炮」「見急」「三日KORORI」等說法。後來以表示溘然而死的「KORORI」這個詞將霍亂的名稱固定下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KORORI」和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日語讀音「KORONA」只有一個音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