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道:「我們都應該問一個問題,你在建設什麼?我們需要使您處於可以為建設做出貢獻的職位,職業和職業。即使是在最破損的系統中,總會有優秀的人才。我們需要解決最大的問題,並為這些問題建立答案。」而當川普總統援引《國防生產法》要求GM、3M等企業投入生產個人醫療防護設備,而Tesla總裁Elon Musk宣布開始製造呼吸器。美國知道在這時刻只有不斷大量投資、全力以赴、開始建造,以科技、自動化設備及先進醫療等,創造新行業、新工廠、新科學重新贏回美國的地位。
約莫2000年有一本書叫《矽屏障》(Silicon Shield),其為澳洲籍作家Craig Addison的著作。該書內容是論述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上的獨特優勢。他從技術研發、基礎建設及金融環境等各方面觀察,指出十年內台灣IC產業的優勢,仍是中國無法取代的。時過20年,美中政治經濟的競爭,從區域對抗到貿易衝突,即將進入科技戰爭。台灣在世界IC產業供應鏈上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不僅重要性與日俱增,且難被取代,甚至這項產業優勢也將成為台灣免於中國威脅、捍衛完整主權的重要屏障。今日台灣的高科技業的核心是半導體產業,而產業龍頭台積電更是各家競逐的對象。台積電的先進半導體製程是何以台灣能夠在美中兩強角力之中維持獨特的地位?而這個矽屏障可以維持多久呢?對台灣的科技業,新創產業的啟示又是什麼?
再者,新冠肺炎極有可能是另一道新的屏障,台灣進行了一場非凡的防疫戰鬥。到目前為止,只有不到500例確診病例,並且沒有社區傳播。我可以說我們防守成功,並且擁有一個值得分享的成功模型。這是私部門和公部門協作的結合,具有透明性、有效的政策實施、大數據追蹤、早期發現機制、對個人醫療防護設備製造能力的整合,以及可靠的檢疫執行等。這個新典範極可能形成新的台灣競爭力屏障。尤其,製造業的整合是關鍵。
放眼望去,世界上極少國家能夠在快速時間內整合工廠生產線。一般時期的口罩、防護衣、呼吸器都不難生產,但是在危急時刻,它們都成了稀缺物資。最核心的問題猶如美國製造業外移,而且一點都不剩,這是個嚴重而且緊急的問題。日前川普下令要求美國企業撤出中國,並且願意負擔撤離的費用,日本安倍首相也跟進。此時,台灣自然形成一個製造業撤退的「安全港口」(safe harbor)。現在正是台灣政府積極跟美國談「自由貿易協議架構」(Free Trade Agreement)的時候。因為美國需要台灣的製造業,而台灣廠商也需要新的通路市場,此時不談,更待何時?台美若要真的緊密合作,建議政府應該積極協助台灣製造業到美國投資設廠,並且為法規、稅務、雇用員工、簽證配發及土地取得等,建立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