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毓仁觀點:製造業—台灣的新矽屏障

2020-07-07 07:00

? 人氣

製造業是台灣近30年重要的經濟支柱,電子業的核心就是半導體的製程。因為有台積電這樣追求卓越的製造業,台灣的電子業和網路通訊業才能夠有現今的輝煌成績。(資料照,柯承惠攝)

製造業是台灣近30年重要的經濟支柱,電子業的核心就是半導體的製程。因為有台積電這樣追求卓越的製造業,台灣的電子業和網路通訊業才能夠有現今的輝煌成績。(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冠肺炎的到來警示人類現在正面臨全球危機,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商業、教育、醫療保健、經濟和交通運輸,並且最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不可預測性、不確定性和焦慮似乎已成為常態。政府的決策和產業的應變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內改變世界,不僅將影響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還將影響我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在各種替代方案之間進行選擇時,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如何克服眼前的威脅,而且還要問問自己,風暴過後我們將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好的發明是在困難時期產生的。過去的二十年中,世界經歷了幾次危機。2000年時互聯網泡沫破滅,卻催生了像Google這樣的偉大公司。次級抵押貸款導致的2008年金融危機給了共享經濟崛起的機會,例如Airbnb和Uber。變化是迫切需要和生存的結果,而人類適應環境和發展的能力是演化的鐵證。那麼,Covid-19大流行將如何帶來哪些積極性的變化?

對於政府而言,是時候重新考慮社會福利制度、財富分配、行業結構、醫療保健及教育平等的時候了;對於企業主而言,現在是重新評估商業模式、對研發進行長期投資、勞動力轉型及數位轉型的時候了;對於新創公司的創始人來說,現在是評估策略、現金儲備和樞紐、團隊重組的時候了。雖然世界似乎處於停頓狀態,但距離絕望還很遙遠,而現在正是創新的最佳時機。

日本東京街頭7月仍可看到許多民眾都戴著口罩。(美聯社)
Covid-19大流行將如何帶來哪些積極性的變化?(示意圖,美聯社)

針對新冠肺炎對投資新創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最近矽谷的兩篇報告也給予了新的解讀。首先,趨勢女王Mary Meeker在報告提到:「風暴將過去,人類將生存,但我們將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中。然而,每次危機也是一個機會。我們必須希望,當前的流行病將幫助人類認識到全球不團結帶來的嚴重危險。」她指出以下幾項未來可能發展的趨勢:

1)現代化和改善政府/醫療保健/教育,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改善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以造福公民;

3)幫助人們找到最適合其技能及生活方式的工作(和培訓);

4)促進更多的消費;

5)重返基本生活,包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6)加強家庭聯繫/目標/社區/信仰的嚴肅性?

再者,知名創投基金a16z的創始人Marc Andressen也認為「現在正是建造的時機」(It’s Time to Build)。這幾年,美國製造業外移到亞洲,尤其主要是中國,使得這次肺炎期間,美國的醫療物資大量缺乏,連最基本的口罩、防護衣、呼吸器等都要仰賴進口。當美國連這些基本的產能都開不出來,科技重鎮矽谷幾乎停擺,美國資本界開始思考製造業的重要。儘管美國製造業產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但是為什麼這麼多製造業被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