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切莫以陳舊觀點解讀前瞻建設

2017-06-15 06:20

? 人氣

作者認為,利用政府預算的少量先期投入 ,帶動民間創新的引擎轉動,進而拉高整個產業的產值 ,這才是能夠讓台灣社會中蘊藏的創新能量釋放的方式。圖為國民黨立院黨團杯葛《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利用政府預算的少量先期投入 ,帶動民間創新的引擎轉動,進而拉高整個產業的產值 ,這才是能夠讓台灣社會中蘊藏的創新能量釋放的方式。圖為國民黨立院黨團杯葛《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在立院顢頇杯葛前瞻基礎建設條例 , 反映其依然用陳舊的觀點來看待台灣的建設發展,當國會最大在野黨依舊抱持舊時代的價值觀,以其固有重北輕南 , 忽略城鄉差距的邏輯 ,就會產生如朱立倫市長要爭取前瞻軌道預算,國民黨立院黨團卻高調反軌道建設的怪異景象;而國民黨外圍智庫與前朝官員相繼發言為之辯護 , 諸如「雙北軌道建設優異是因為地方政府較重視軌道建設」以及「軌道建設在中南部是沒有經濟效益」等偏狹的論點一一出籠,實令人感到無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事實上 , 雙北地區的軌道建設比較優秀,並非真的全然是地方政府比較重視軌道 ,反而大多是國民黨長久以來重北輕南,忽視台灣區域平衡發展的後遺症 ,坦白說,中南部居民一向感嘆,我們生產的糧食,台北人天天吃,我們家中附近的工廠煉油廠電廠,提供的資源,台北人天天享用,那為什麼台北有的交通建設,我們中南部人卻不能享有?前瞻基礎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減少台灣區域發展不均的狀況,因此,國民黨天天批評,軌道建設占一半的經費是浪費預算,不如好好檢討自身統治了台灣這麼多年,中南部的居民卻還得等到現在換黨執政才有機會享有高品質的大眾運輸系統還來的實際一些。

2016-10-09-台北捷運-列車-車廂-北捷-bllly1125攝-flickr
2016-10-09-台北捷運-列車-車廂-北捷-bllly1125攝-flickr

而另一種國民黨用以反對前瞻計畫最常使用的論點,則是批評數位建設預算明顯過少,難以支撐台灣未來二十年所需的超寬頻數位建設。坦白說 ,數位內容產業的特性本來就不同於傳統產業 ,投入的預算與成果並不一定成正比 ,要有相當的成果是必須經過時間醞釀的,因此,這一次前瞻計畫中,數位建設最大的目標,還是希望民間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 ,利用政府預算的少量先期投入 ,帶動民間創新的引擎轉動,進而拉高整個產業的產值 ,這才是能夠讓台灣社會中蘊藏的創新能量釋放的方式。換個角度來講 ,數位產業的核心是創意 ,是軟體建設,以及人才 ,政府能做的,只能供給所需的硬體建設,並給予法規上的調整與協助,假如政府的角色介入過多,或是企望砸大筆預算就可以立即看到成果,這只是傳統一廂情願的幻想,甚至更有可能揠苗助長。

故此, 前瞻數位建設將投入461億元(106年至110年)特別預算,搭配既有年度科技預算共733億元,如此更誘發民間投入寬頻建設及內容與服務研發經費。例如今(106)年2月,國內有線電視業即宣布,為呼應國家政策,加速舖設可以提供1Gbps超高速寬頻網路,估計未來4年電信及有線電視業者會投入2,381億的經費從事寬頻建設。而除了推動硬體建設外,461億特別預算中投入軟體內容、應用服務之經費共173.9億元,包含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推動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前瞻計畫、新媒體跨平台內容產製計畫等,此乃對過去國民黨執政期間向來“重硬輕軟”資訊建設邏輯的翻轉 ,  締造「軟硬兼施」官民共榮的前瞻數位建設新紀元。作為年輕世代 , 我們要誠懇呼籲國民黨不要看到特別預算就反,更應該有勇氣反省過去重北輕南,重硬輕軟的施政邏輯,共為新世代的前瞻基礎建設 捐棄成見,攜手進行朝野合作,方為台灣人民之福。

*作者周立軒(立法委員柯建銘助理)、陳佩琪(立法委員鍾佳濱助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