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到底長怎樣?這位曾用「美女」比喻的經濟大師,你一定要認識!

2020-07-08 13:22

? 人氣

金德伯格曾在書中主張,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公共財的缺乏。(美聯社)

金德伯格曾在書中主張,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公共財的缺乏。(美聯社)

只要談及金融危機,多數人都會想起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的明斯基(Hyman P. Minsky),但除此之外,其實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也是研究金融危機的佼佼者,他曾將其比喻為「很難加以定義的美女,但真正出現時,則很容易辨識。」昨天(7日)正是金德伯格逝世17週年的日子,中央銀行發表專文介紹,讓更多人認識這位金融危機流派大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金德伯格曾任職於美國財政部,並且主導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他在離開公部門之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擅長由歷史角度研究經濟問題。

金德柏格生前著有30餘本著作,曾在頗負盛名的《瘋狂、恐慌與崩盤:金融危機的歷史》一書中,描繪金融危機的形成,是投機瘋狂、市場恐慌及價格崩盤的相互作用所致。《經濟學人》盛讚金德伯格,堪稱金融危機流派大師(master of the genre on financial crisis)。

(圖片來源/央行專頁)
(圖片來源/央行專頁)

什麼是金融危機?金德伯格曾將之比喻為很難加以定義的美女,但真正出現時,則很容易辨識。因此,即使多數央行無法確認資產價格泡沫與危機是否存在,但仍密切注意資產價格的暴漲暴跌與金融不平衡現象,防範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風險。

事實上,金德伯格不僅對金融危機有專精研究,他也曾提出極受重視的「霸權穩定論」;此一理論旨在表明,維持國際秩序必須付出成本,但多數國家無力、也不願承擔這些成本,因此勢必得由霸權國家出面,提供經濟學上的公共財;倘若沒有霸權國家提供公共財,政治與經濟秩序必然大亂,對多數國家都沒有好處。

金德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書中主張,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公共財的缺乏。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但由於美國未能接替英國扮演霸權角色、發揮領導作用,並提供國際公共財,最終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及二次世界大戰,這就是有名的金德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