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太郎的輕忽還不在赴會這件事,如果林輝煌自陳不進入狀況,有三種可能:一是呂太郎交接不清楚;二是林輝煌不夠認真主動找前任未竟之事續辦之,包括講了三年還付之闕如的民間監督平台;三是呂和林都處理不了行政院的意見;三者都不可能讓蔡英文心情愉悅,她不能擺行政院的臉色,只好擺司法院的臉色。蔡英文的「錯」還不只在急找前任秘書長,給民間團體一個交代,而在她說了這番話,「司法改革,要提前部署。(對於法官的)職務監督要做好,如果法官一個一個有問題被爆出來,再做任何司法改革也都沒有效。」總統之言完全符合常民情理,却不宜出自總統之口,才送走一個得找司法官麻煩的「英系監委」,總統金口玉言要嚴格監督法官,這不是干預個案,却是干預整個司法體系了。
誠實柯建銘找麻煩,參審陪審丟給「上面」
最麻煩的還不在三月底與民間司改團體的會面,而在六月間的「小會」,因為立法院臨時會要處理國民法官相關法案,陪審、參審爭議不休,太誠實的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竟告訴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這個又不是我能決定的,是上面決定」;林永頌遂和另一位律師求見總統,企圖說服蔡英文不要這麼堅持,照林永頌的說法,結果蔡英文反應是:「人民如果沒有法官一起討論,可以審判嗎?能夠裁判嗎?如果陪審無罪比較多的話,怎麼辦?人民會接受嗎?如果人民認為這個案子應該有罪,陪審的九個人說無罪,那樣他會罵誰?罵我這個通過的總統及民進黨!」
蔡英文的反應正是陪審參審爭議難解的「常民反應」(很大可能也是審檢的反應),然而,當從她口中說出此中「糾結」,她就再也無法放手讓司法專業(司法院)與民意(立法院)拉鋸後決定,蔡英文的心證顯然對人民介入司法審判並不全然信賴,那不論是陪審或參審都有風險,誠如林永頌的質疑,「不信任又要實施陪審或參審,是很奇怪的。」蔡英文的心證可能也是柯建銘或不少民進黨立委的心證,才會兩手一攤丟給「上面」,結果十有八九如蔡英文自己的預言,「會駡拍板通過的總統」,而且,不論陪審或參審,都有另一邊的人會駡她,其處境和她拍板的同婚與勞基法,多麼像?而且,陷蔡英文於進退兩難的,不是別人就是她自己。
所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結果就是「固難卒辦」,蔡英文把自己當成了三年之艾,既不能治司法改革之病,更不能抱怨民間司改團體對她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