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體試探台灣民主走到哪裡」 原住民爭取私有地納傳統領域 陳芳明表示感謝

2017-06-15 16:19

? 人氣

為了爭取私有地納入《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原住民持續抗議,藝文、學術界人士聲援最新連署活動,原住民歌手巴奈在現場感動落淚。(蘇仲泓攝)

為了爭取私有地納入《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原住民持續抗議,藝文、學術界人士聲援最新連署活動,原住民歌手巴奈在現場感動落淚。(蘇仲泓攝)

為了爭取私有地納入《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原住民,持續在台大醫院捷運站1號出口抗議,多名藝文、學術界人士15日聲援最新連署活動「119搶救我們的山海與縱谷—沒有人是局外人」。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等人出席,對發起抗議的原住民歌手巴奈・庫穗等人表示感謝。陳芳明說,巴奈他們走在社會的最前端,用身體和時間試探這個社會的民主走到哪裡,在哪裡受到阻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戒嚴時期在海外出版刊物而被列為黑名單的陳芳明說,民主進展緩慢,很多人終其一生追求,過去他也在街頭被警察暴力追打,而由巴奈、伊斯坦達霍松安・那布、馬躍.比吼等人在凱達格蘭大道發起的和平靜坐,卻在日前遭到驅離,這就是國家暴力,他們用身體具體試探,台灣的民主走到哪裡了。

20170615-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上午召開「串連文化界連署  搶救台灣被消失的風景」記者會。圖右為生態人文研究者林益仁,左為作家陳芳明。(蘇仲泓攝)
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左)說,上天如果再給他10年,他這輩子可能也見不到真正的民主,「這也是為什麼我必須和(巴奈)他們站在一起」。圖右為生態人文研究者林益仁。(蘇仲泓攝)

今年70歲的陳芳明說,上天如果再給他10年,他這輩子可能也見不到真正的民主,「這也是為什麼我必須和(巴奈)他們站在一起」,他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只要他們前進一點點,就多為了民主、公平、正義爭取到一點點。

自從2月底起,巴奈等人在凱道駐紮,要求政府將已公布實施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納入私有地,讓原住民對私有地傳統領域的大型開發案,也能有諮商同意權,在第100天時遭警察在大雨中驅離,但他們沒有離去,改到台大醫院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持續在每天晚上舉辦演講等活動,表達訴求。

20170615-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上午召開「串連文化界連署  搶救台灣被消失的風景」記者會。(蘇仲泓攝)
原住民為爭取私有地納入《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而持續抗議,15日召開「串連文化界連署, 搶救台灣被消失的風景」記者會。(蘇仲泓攝)

在「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日前不幸失事後,包括亞泥在太魯閣新城山礦場採礦權展延20年的爭議等環境開發的問題近日受到重視,曾連署撤銷亞泥展延決定的作家蔣勳,近日也帶頭連署「119搶救我們的山海與縱谷—沒有人是局外人」,希望串連更多人站出來呼籲,關心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議題。

今天出席連署活動的還有長期關注原住民議題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林益林指出,他過去沒有常到凱道參加這場抗議,但始終密切關注這件事,也寫過多篇文章支持,在凱道的驅離後,他好幾天無法寫東西,對驅離行動感到不解,甚至憤怒,因為凱道原住民是用最和平、藝術的方式,表達出最深層、悲慘的故事,是在為「弱中之弱」的民眾發聲,卻遭驅離,他不知道具有政府要推動具有高道德性、對社會有重大意義的轉型正義,要如何做下去。

林益仁說,和齊柏林一樣,凱道原住民在做的事,也是不斷把最被忽略、最被邊緣化的悲慘故事說出來,經過這些事後,社會必須要出來對這樣的事情說說話,表達不一樣的聲音,把眼光與注意力放在更弱勢的族群身上。

20170615-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上午召開「串連文化界連署  搶救台灣被消失的風景」記者會。圖左為東華大學教授施正峰。(蘇仲泓攝)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左)表示,部落青年是被迫要到台北來抗議,希望總統可以聽見他們的聲音。(蘇仲泓攝)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開始推動轉型正義與族群和解。林益仁指出,這是非常具有道德高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事,許多原本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卻淪為私有地的土地,埋藏很多不為人知、不公義的問題,以邵族為例,邵族很多傳統領域都變成私有地,如果政府不要面對,邵族的未來將受很大的傷害,無法像別的族群一樣,獲得轉型正義或平反,政府如何對待最弱勢的族群,是政府是否要真心落實轉型正義,或者只是交代交代而已的試金石。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指出,原民會一直要抗議的原住民回部落,可是例如花蓮的瑞祥、萬榮部落,都有許多的開發案,有多少反對開發案的年輕人在吶喊,「可是他們的聲音都不會被聽見」,部落青年是被迫要到台北來抗議,「偶爾才會被注意到」,希望總統可以聽見他們的聲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