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同性戀之子:我有個幸福的童年,但反同者只想強迫我們相信自己有問題!

2017-06-18 18:00

? 人氣

2013年5月18日,法國成為全球第14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AP)

2013年5月18日,法國成為全球第14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AP)

瑪莉亞(Maria)和咪咪(Mimi)相遇時,兩人還只有19、20歲,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分租公寓裡,但她們並不是一開始就走在一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瑪莉亞曾有男友,也因此孕育了瑟班(Pablo Seban)等3個孩子,在異地兜兜轉轉幾年後,才回到法國,像一艘船舶回到港灣,從此留在咪咪身邊,兩人一起把孩子養大。

咪咪其實原名米希安(Myriam),但所有人都叫她咪咪,包括還包著尿布的小孫子。在這個家族裡,玫瑰不叫玫瑰仍一樣芳香,稱謂、血緣並不重要,彼此的愛才是真正羈絆。

瑪莉亞和咪咪相伴超過30年,就像許多抱持不婚主義的異性戀一樣,她們年輕時不覺得有必要結婚,法國承認同性婚姻後,也沒打算正式登記。

只是隨著年華漸去,她們擔心有天離世,遺產無法順利交到孩子手中,從現實層面考量,「也許我們會結婚吧,好讓我們一起構築出來的東西不會散失」。

瑪莉亞和咪咪在法國南部小城盧奈爾(Lunel)經營一間佈置溫馨的民宿,小院子裡懸著一張編織吊床,牆上爬滿鮮綠藤蔓,還掛著一些南國常見的夏蟬、蜥蜴等壁飾,適合一家大小悠閒度假。

34歲的瑟班在院子一角的咖啡座受訪時說,現在回想起來,他從小在很多愛裡長大,童年時間非常快樂,從未意識到自己有兩個媽媽是一件有點特別的事。

他小時候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描述同性雙親家庭的節目,內容呈現了諸多艱辛,他當時對媽媽們說「好像很不容易呢」,這話把兩個媽媽逗笑了,因為孩子絲毫不覺自已身在其中,或許可以說她們成功替孩子打造了一個幸福的環境。

瑪莉亞和咪咪向來不刻意公開她們的性傾向,但並非出於隱瞞,也不是禁忌,只是單純覺得這很自然,沒必要特別討論。

瑟班受這樣的教育長大,從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他有時甚至會帶點挑釁、很驕傲地告訴別人自己有兩個媽媽。

直到4年前,法國社會激烈討論同性婚姻,在各種敵視謾罵中,他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被某些人劃分為「另一種人」。

「那是第一次、突然(覺得自己不一樣)」,他說,法國的恐同本來是隱性的,大家也許心裡排斥、嘴上不說,但4年前爭論時,社會釋放大量恨意,「很多人對我們的家庭指指點點」。

瑟班認為,家庭形式有很多種,雖各有不同,但並不是要區分是否「非我族類」,而是承認人人都有其獨特性,因此人人都平等。

許多反同婚派以「捍衛孩子的權利」為論點,反對同性婚姻和同性伴侶領養孩子,瑟班以同性雙親養育長大的孩子身分指出,生物學上當然需要一男一女才能孕育孩子,但並非所有孩子都有父母,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或者父母早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