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帶給人類的變化是廣泛的,或許直到疫情結束多年後,人類才可以清楚盤點,從日常生活方式到全球權力格局,有哪些方面被這場疫情深刻改寫。
但一個很確定的方向是,疫情加速了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經濟民族主義發酵,這將在經濟、政治、科技等多方面加速「脫鉤」(decoupling)進程。
美遏制圍堵中國高科技企業
目前的中美關係已經處於中國與美國建交以來的最低點,中國方面的「戰狼式外交」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其深層推動因素是中國從上到下整體的過度自信與自大;美國方面,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民粹風格是長期變數,但疫情使得經濟民族主義成為川普召集政治支持、爭取連任的最後手段,這是川普政府不斷向中國挑起敏感話題的最主要原因。
川普政府近期頒布的一系列內政與反科學言論遭到不少批評,批評的聲音不僅來自共和黨菁英,甚至包括一貫對川普表達政治支持的《福斯新聞》(Fox News)。這種風向使得川普更加感到「眾叛親離」,使得他在大選前走向更加極端的政策方向。
隨著美國宣布可能禁封TikTok(抖音)、微信、對華為特定員工實施簽證限制,發起了新一輪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遏制圍堵措施。
此前,印度已宣布禁封微信、TikTok等一批中國應用程式。本來仍有機會參與英國5G建設的華為,也被英國以安全名義排除在5G名單之外。中國的高科技、互聯網企業此刻已觸碰到中美在全球戰略競爭的系統性「天花板」。
據英國媒體報導,華為在英國被「除名」5G的真實原因並非安全原因,而是英相強森(Boris Johnson)受到了來自美國川普方面的壓力。今年二月,英國還曾允許華為在5G網路建設中參與一些利潤不高的邊緣工作,這也證明英國認為自己是可以管控華為的安全問題。
英國將華為撤出的最後期限設定為二○二七年,被認為是給華為未來重新加入5G建設留下一絲喘息機會。英國或許寄希望在今年美國大選後,與下一任美國總統重新調整盟友關係,帶給英國國際貿易更多政治空間。
與英國的心態相似,中國企業也對今年的美國大選抱有希望,寄望中國與下一屆白宮重新修復中美關係,簽定新的貿易協議。
中國確定未來以「內循環」為主
疫情無疑沉重打擊了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雖然在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後,中國努力向其他國家提供醫療援助,但最初武漢地方政府瞞報疫情信息、反應遲鈍,中國的國際形象已大打折扣。
儘管東亞地區已謹慎復工,但今年全球貿易衰退之勢已成定局,中國也確定了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要以「內循環」為主,即逐步減輕對外部經濟的依賴。內循環也許是中國經濟發展「日本化」的第一步,也是在疫情後的經濟衰退期自保之路。同時中國也希望與新的美國總統調整中美關係,讓經濟有復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