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2月即將退休的央行總裁彭淮南22日舉行央行理監事會會後記者會,由於最近《財訊》雜誌封面故事報導「彭淮南放手內幕」,認為今年新台幣持續升值,係美國公布匯率操縱國家後,央行刻意放手,彭淮南今天在記者會上特別闡述了台灣過去30年物價變動與薪資關係,某種程度上,也為央行總裁任內的雙率政策辯護,彭淮南表示,國內實證研究顯示,薪資的上漲有帶動整體物價上漲效果,但通膨與通縮預期,對於薪資影響並不明顯。
央行今天召開理監事會,維持重貼現率1.375%維持不變,彭淮南表示,台灣今年1-5月通膨壓力溫和,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僅1.07%,核心物價指數漲幅僅1.11%,明年物價走勢預估相對平緩,如果以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減掉通貨膨脹率的實質利率,和其他國家比較,很多經濟成長比台灣高的國家,實質利率都比台灣低。有鑑於此,央行的外匯政策只能夠維持「適度寬鬆」而已。
由於過去有不少經濟學者批評,央行匯率政策導致台灣通膨偏低,間接抑制台灣實質薪資增幅,彭淮南表示,通膨下滑的現象全球皆然,事實上,比較1985-1995年與1995-2015年的通膨可以發現,全世界國家因為商品全球化、科技化,通貨膨脹率都明顯下滑。
「台灣低物價 有制度面因素」
彭淮南表示,台灣的低物價現象還有其制度面因素,事實上,包括學雜費、通勤費、水電費,佔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權重達16.62%,上述公共事業的費率在1986-1995年漲幅2.98%,但1995-2015年降到1.09%,「木柵線票價通車20年,都維持不變」,這是台灣通膨結構性偏低的主因。台灣長期物價穩定,好處讓台灣消費者購買力高,物價水準只有美國的47%、南韓73%。
不過,低物價的背後也反映出台灣長期薪資成長停滯的現象,彭淮南表示,整體物價的上漲,會帶動導致企業加薪,工資的上漲又會回饋到物價上漲,形成薪資物價盤旋上升現象,一個國家的工會力量若龐大,廠商可能把工資上漲反映到產品價格。但實證研究顯示,物價對薪資影響並不明顯,彭淮南表示,國內文獻顯示,通膨通縮的預期,對薪資影響並不明顯,「有些人認為,物價穩定傷害薪資這說法有待商榷。」
「要提高勞工薪資 應提高勞動生產力或促進民間投資」
彭淮南強調,要提高勞工薪資,應該從提高勞動生產力或促進民間投資下手。
另外,針對新台幣今年大幅升值,彭淮南強調,這是外匯市場整體需求供給帶動,並非因美國匯率報告將台灣列為外匯操縱國的壓力下「放手升值」。
彭淮南表示,央行向來以順勢操作作為外匯市場政策操作準則,「過去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不會主動干預影響升貶趨勢,過去在外資對台股尚無影響力的年代,新台幣匯率與貨幣供給額M1B高度連動,如今M1B影響力已經被外資取代,美國帶動的全球量化寬鬆,更帶動全球熱錢流竄。
對於媒體指稱央行「放手升值」,彭回應,今年1-5月新台幣雖然升了11.9%, 但大家忘記了美國實施QE1、QE2期間,新台幣升幅更多。」
「外資為何跑到台灣?因為台灣現金股利非常高,前20大外資佔外資匯入匯出比重高達40%,分析新台幣與亞幣關聯性可以發現,台幣與韓元關聯性0.7,台幣與星幣關聯性更高達0.9,「三國的經濟基本面不同,匯率之所以高度連動,背後主要原因當然是熱錢」,彭淮南說,外界常批評央行「阻升不阻貶」,「如果是這樣台幣怎麼會升值,這些說法都與事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