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塵爆明日將屆滿2周年,整起事件共造成15人死亡,499人燒燙傷,平均燒傷面積達41%。外界原預估死亡率將達25%,經台灣醫療團隊積極的醫療照護,最終將死亡率壓至3%,此舉受到國際高度關注與肯定,也成為第11屆亞太燒傷會議的全場焦點。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26日舉行記者會,提及每2年舉行一次的亞太燒傷會議(APBC),今年4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亞太地區29國200多名國外學者,共360多名燒傷醫療領域人員,互相交流經驗,並發表超過150篇研究。其中,2015年6月27日發生的八仙塵爆意外,及其後續的緊急醫療照護,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林奇宏也到場致詞,他表示,第11屆研討會的議題廣泛,包括各國燒傷研究進展、大規模燒傷災難處理、高級燒傷急救治療、傷口與疤痕照護、疼痛及感染控制、營養及復健與心理關懷等。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戴念梓則補充,研討會將透過經驗分享,提升燒傷處理的專業能力及能量,也建立未來合作的管道。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期間,另針對八仙塵爆事件開闢專門時段發表研究及討論。
衛生福利部主任秘書王宗曦還原事發的處理過程,他指出,當時由中央立即啟動醫療緊急應變機制,盤點各區醫院燒傷病床等相關資源,進口大體皮膚、緊急採購藥品醫材。林奇宏補充說明,新北市政府在災難現場急救後送、傷者於急性期醫療處置及需求的協調、設置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及傷友後續身體心理重建、就學就業等個案管理服務,期待能盡力協助傷友回歸社會。
對此,專程來台與會的美國衛生部生物醫療先進研發中心主任Dr. Narayan Iyer,及研究員Dr. Danielle Turley 都認為,八仙塵爆能在短時間內處置得宜,傷者的死亡率低,並提供後續長時間服務傷者,回歸社會的援助,對台灣的緊急應變與醫療能力表達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