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上空戰雲密布,中美軍機軍艦相互迫近,幾乎瀕臨戰爭邊緣。回首10年前的兩岸並不輕鬆,戰場是你來我往的談判桌上,尤其是荊棘滿布的ECFA談判。
與美國交鋒的中國外長王毅,10年前還是國台辦主任。王毅曾與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有過「祕密管道」。賴幸媛接受《新新聞》獨家專訪,揭開ECFA那一段談判祕辛,有3大關鍵因素幾度差點破局,但因有祕密管道扭轉局勢。
ECFA屆滿10年,所謂「ECFA10年大限」是不是個假議題?10年後經濟產業和農漁業到底有多少受惠?真如台南市長黃偉哲所說的每年免關稅600億新台幣那麼多嗎?一旦北京片面中止ECFA,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ECFA拽住兩岸的不只是經濟利益,也是個和平象徵。10年前,兩岸之間為了ECFA爭得面紅耳赤,還可在談判桌上化解分歧。10年後,兩岸逐步陷入戰爭邊緣,局勢變化如此巨大,實非當年所能預見。
那年是二○○九年十二月下旬,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前進中台灣,泛綠場外抗議聲如雷貫耳,上萬名法輪功信眾在會場外練功,一層又一層的拒馬護衛裕元酒店和福華飯店,蒙上山雨欲來的詭譎情勢。
賴幸媛要和王毅建立直接溝通管道
第四次江陳會簽署協議後,在台中裕元酒店有個小型酒會。酒會杯觥交錯中,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端起紅酒,走向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她把鄭拉到角落一旁長聊。原本掛滿微笑的鄭立中,聆聽後神情轉為嚴肅。
「陸委會和國台辦需要建立高層直接管道。」賴幸媛細聲但堅定地跟鄭立中說,請他務必轉告國台辦主任王毅。
當時馬政府上任一年半,走到了四次江陳會,那時兩岸雙方都還在摸索。預期隔年初將要展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密集協商,一年半的摸索經驗中,賴幸媛發現與王毅直接溝通非常重要,訊息才不會誤判。
「兩岸關係太困難了,互信過程要不斷engage(參與)。」賴幸媛接受《新新聞》專訪時表示,「那是寸步在進行,既不能破局,也不能躁進,要非常有耐心,要很有策略。」
當時賴幸媛大膽突破海基會、海協會聯繫架構,希望陸委會、國台辦之間不只是傳遞訊息,更要能解決問題。但賴憂心北京對於雙方主管兩岸事務高層間的「官方對官方」會有所顧忌,她當時還沒有把握可以建立起直接「管道」。
當時鄭立中回去向王毅報告後,王毅覺得「確有必要」。經賴幸媛與王毅大開綠燈後,就從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兩人開始起步。
待在陸委會長達二十年的沙場老將劉德勳,對於兩岸政策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如庖丁解牛拆解說明,沉穩幹練的作風深受信任。而鄭立中充滿親和力,是個會說閩南語的中共官員,因為在台灣到處趴趴走而被封為「鄭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