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親日派」總統:李登輝與慰安婦、釣魚台、靖國神社爭議

2020-07-31 16:10

? 人氣

李登輝在2018年時赴日本沖繩參加陣亡士兵的慰靈祭,替自己題字的慰靈碑揭幕致詞。(BBC中文網)

李登輝在2018年時赴日本沖繩參加陣亡士兵的慰靈祭,替自己題字的慰靈碑揭幕致詞。(BBC中文網)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7月30日,因為併發症過世於台北榮總醫院,享年98歲,台灣朝野許多人表示哀悼,日本媒體也以最快速度報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李登輝「親日派」形象鮮明,生前在日本知名度很高, 2000年卸任總統後,20年內赴日9次,最後一次是在2018年去沖繩。李登輝每次訪日都受到日本傳媒關注。

他與日本政治圈保持互動,在台日間罕見。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都與他有私交。

但帶著「親日派」標籤的李登輝在台灣和日本政壇也不乏批評者。

李登輝和陳水扁
李登輝生前經常參加台獨派的活動。(圖/BBC中文網)

日本教育

熟悉台灣人士大多知道,李登輝的「親日」形象與他的教育背景有關。他1943年畢業於台北高校(現台灣師範大學)後,前往京都大學深造直到二戰結束,搭船返回台灣,並就讀於台灣大學。

李登輝生前曾表示,自己在22歲前是有日本籍的人,除了日本統治時代的日本名「岩里政男」外,學生時代愛讀日文版的馬克思著作同時,也喜好不少日本哲學家,崇拜西田幾多郎、和辻哲郎與新渡戶稻造等東洋思想,人生觀受他們影響較深。

二戰後,李登輝原本想治學,致力農業領域,去康乃爾大學攻讀農業博士時結交了不少台灣獨派人士。但1968年回台灣任教後,李登輝被國民黨在「吹台青」政策下提拔到政界任職,開始政治生涯。

當時台灣政治尚未解嚴,李登輝沒有凸顯其政治思想,在加入中國國民黨後,一路順風順水做到台北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最後成為前總統蔣經國時期的副總統,並在1988年繼任總統,展開台灣民主化運動。

直到2000年卸任,並首次完成台灣政黨輪替後,李登輝才開始高調參與許多台灣獨派的活動,被國民黨除籍。之後李登輝親日色彩變得更加鮮明,並在2001年4月起正式展開訪日活動。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逝世,終年98歲。

被斥「賣國」 

李登輝一生的言行對親中派來說不堪入耳,因為日本在二次大戰侵略中國的行為是永遠的歷史傷痛。在李登輝訪日或是就中日議題發表言論時,往往被斥為「賣國」或是「日本狗」。

比如中日兩國間相當敏感的議題 — 靖國神社參拜,由於靖國神社供奉許多二戰時日本官兵牌位,過去日本首相在參拜或是單純獻花都會引發政治交鋒。李登輝在2007年時曾去參拜因二戰陣亡的兄長李登欽(日本名岩里武則),當時中國新華社撰文稱李登輝「暴露了台獨分子的醜惡嘴臉」。

李登輝2018年出席沖繩的日台和平基金會晚宴。
李登輝2018年出席沖繩的日台和平基金會晚宴。(圖/Lee Teng-Hui Foundation)

在日本與台灣都相當敏感的慰安婦議題,過去李登輝也曾於2015年撰文表示「慰安婦的賠償問題已經解決」,當時馬英九總統的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曾批評李登輝「不是無知、就是冷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