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對媒體表示,近日,中方在西藏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同一天,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發佈一段發生於6月第一周的一段影片,片中中印兩軍士兵在邊境一帶對峙,隨後發生肢體衝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7日再次指責:「印度邊防人員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境內……中方在北京和新德里都已經向印度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而《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則報導,中國軍人先進入印度一側,並搗毀印度軍隊的兩處防禦坑道。報導還指出,中國為此關閉中印之間的納圖拉口岸,造成約100名前往西藏境內岡仁波齊峰朝拜的印度香客無法過境。
此次中印邊境衝突發生的洞朗地區位於中國西藏與印度錫金邦、以及不丹王國接壤的三角地帶,這裡雖不是中印爭議邊界的主要地段,但在歷史上也並非太平之地。1967年,中印兩國軍隊曾在納圖拉口岸附近發生過激戰,儘管那次戰役並沒有像1962年中印戰爭那樣時常被人提及,但影響不容小覷。在印度一方看來,這一段邊境印方處於地勢高處,與中印爭議邊境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和東端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截然不同,是印度唯一具有地理優勢的邊境地區。印度在1967年的中印戰爭後,成功阻止中國軍隊向錫金王國滲透,使得印度於1975年未受多大干擾就輕而易舉地吞併錫金,納為印度的一個邦。
中國於2003年才正式承認錫金為印度的一部分,隨後開放納圖拉口岸,這在方便印度香客朝拜的同時,也促進雙邊貿易往來。中印兩國均表示遵循1890年中英簽署條約時規劃的西藏與錫金邊界,作為現如今中印兩國在那個地區的邊界。不過,兩國邊境軍人之間也並非始終相安無事。2008年11月,印度媒體就報導過,中國軍人在同一地區搗毀過印度邊防軍的臨時坑道。
儘管如此,此次邊境衝突還是讓兩國的觀察家們都感到驚訝。雙方都指責是對方率先越境,兩國的媒體和專家都對對方的動機做出猜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與大洋洲研究所所長胡仕勝向媒體表示,中國邊防軍進行活動的洞朗地區和印度無關,主要涉及中國和不丹之間的關係。印度此次可能是依據與不丹之間的防務協定,「強行出頭」。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則認為,中國每每會在印度重大外交活動時進行一些「邊境侵犯」,如,2013年李克強訪問印度和2014年習近平訪印前,中國軍隊都「入侵」印屬喀什米爾一側的拉達克地區。此次衝突正值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之際,應該算作中國例行的「肌肉展示」。印度《經濟時報》則表示,這一事件是中國試圖在中印邊境上「開闢另一個戰場」。
就在此次邊境衝突的新聞被曝出的幾天前,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查拉尼(Brahma Chellaney)發表一篇關於中國正在喜馬拉雅邊境地區蠶食印度領土的文章,被美國、日本、泰國等國家的媒體廣泛轉載。文章表示,中國平均每24小時就會對印度進行一次「隱形入侵」……解放軍正積極侵入邊境地區的空地,並以佔領這些空地為目的……過去10年中,印度失去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截止記者發稿之時,印度官方尚未對中國的抗議作出回應。然而,印度媒體已經發表大量為政府出謀劃策的文章,一些人要求以制裁中國產品的經濟手段回應中國的邊境「入侵」,也有人希望政府重新審視印度的「西藏政策」,更有人建議加強與美國、日本等國的軍事聯繫,希望印度購置或研發更強大的武器,同時做好邊境衝突進一步升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