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北愛爾蘭問題和平解決!《受難日協議》幕後功臣、諾貝爾獎得主休姆83歲辭世

2020-08-04 11:00

? 人氣

北愛爾蘭《受難日協議》幕後功臣休姆(左)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AP)

北愛爾蘭《受難日協議》幕後功臣休姆(左)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AP)

「我從未想當領袖,我想得很簡單,就是為民服務。」-北愛爾蘭社會民主工黨創黨元老休姆。

為了解決愛爾蘭共和軍使用武力以達到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統一的目標,英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各黨派協商多年,終於在1998年簽署《受難日協議》,當時身為代表北愛爾蘭的歐洲議員休姆,則是促成此協議的幕後功臣,同年與時任北愛爾蘭首席部長特林布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高齡83歲的休姆患有失智症,3日凌晨在養老院辭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和平解決北愛問題 休姆83歲辭世

休姆(John Hume)創立的社會民主工黨(SDLP)3日公布他的死訊,「休姆逝世,代表20世紀的愛爾蘭政治巨人倒下」。休姆家屬表示,他在北愛爾蘭西北城市德里(Derry)的養老院中與世長辭,「在這陌生、害怕的黑暗日子,應該記住休姆充滿希望的名言:我們能克服」。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哀悼,北愛爾蘭失去「解決問題、建立更好未來的大人物」。

《受難日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是在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任內簽訂,他讚揚休姆是「深信未來會不同以往的遠見者」,「他為北愛爾蘭的和平貢獻是壯麗史詩,他會以此被後世記住」。當時介入調停北愛爾蘭問題的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也致哀,「他的武器是對非暴力、持久、仁慈與愛的堅定不移承諾」,並回憶2人1995年在德里會面的情況。

參與民權運動 結果踏入政壇

休姆在德里出生長大,原本要成為天主教神職人員的他,最後在家鄉擔任教師。1960年代晚期的民權運動興起,他成為知名人物,當時他爭取在德里設立第2間大學,並於1973年選上北愛爾蘭議員。1979年,休姆成立SDLP,成為唯三代表北愛爾蘭的歐洲議員之一,之後加入英國政府和北愛爾蘭政黨「新芬黨」(Sinn Féin)的「秘密談判」。

新芬黨是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政治組織,而IRA為了達到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統一目標,採取暴力手段,被不少國家視為恐怖組織。休姆直接參與的「秘密談判」,促成英國和愛爾蘭1985年簽訂《英愛協定》(Anglo-Irish Agreement),旨在協助解決北愛爾蘭問題,且但該協定遭到統獨雙方的反對,不過休姆仍持續推動英國、愛爾蘭、北愛爾蘭各黨派談判。

促成簽訂協議 獲頒諾貝爾獎

1994年,休姆與時任新芬黨黨魁亞當斯(Gerry Adams)的磋商,促使IRA同意停火,也為簽署《受難日協議》鋪好道路,之後在1998年簽訂。該協議正式名稱為《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由於該協議是在4月10日耶穌受難日當天簽署,才又稱《受難日協議》,依據該協議,北愛爾蘭公民未來有權舉行公投,自行決定未來地位。

「休姆與上帝有何不同?上帝不認為自己是休姆」,這是讚揚休姆貢獻的幽默玩笑,而休姆與亞當斯談判期間,他的住家常遭到示威者丟擲炸彈攻擊,當時經常出入醫院,他僅稱是「緊張案例」。此外,休姆促成新芬黨放棄武力,坐上談判桌,也付出政治代價,因為新芬黨之後的得票逐漸上升,他創立的SDLP失去議會多數席次,領導地位讓給新芬黨。

休姆因促成《受難日協議》,化解北愛爾蘭問題,成為199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共同獲獎的還有主張北愛爾蘭留在英國的北愛爾蘭統一黨(UUP)時任黨魁特林布爾(David Trimble)。休姆生前曾說:「我當過老師,就是不斷重述相同的事情,有天就會在酒吧聽見別人把自己說過的話重講一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