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鈐觀點:最會溝通的政府 ─拒馬阻民怨,連打錯方向燈都要罰?

2017-07-04 06:40

? 人氣

拒馬成為蔡政府這一年多來最常見的場景。(圖為立法院/資料照/蘇仲泓攝)

拒馬成為蔡政府這一年多來最常見的場景。(圖為立法院/資料照/蘇仲泓攝)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矢言建立「最會溝通的政府」,言猶在耳,然而政黨輪替的結果,所謂的「傾聽和謙卑」全都荒腔走板,所有不同意見都被消音,不願傾聽的政府,似乎只希望民眾謙卑以對,自求多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無論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爭議、對前瞻計畫的質疑、反年金改革的聲浪等,一波波抗爭行動遍地開花;即便如此,政府仍不願靜心聽取百姓建言,只希望透過行政機器強力放送、對各界「洗腦」,如此傲慢姿態,當然無法化解民怨。

面對大大小小陳抗活動,從護欄升級到鐵拒馬,連刀片蛇籠都出動了,甚至新竹市警察局的路障鐵架都得跋山涉水北上支援,在立法院外層層阻隔,不只是抗議人員「禁止進入」,連來自民間的建言都被排擠在外。拒絕傾聽百姓聲音、拒絕良性溝通的政府,蔡英文總統您還能自稱「代表兩千三百萬台灣人」嗎?

眼看著7月1日將有高達40項新措施上路,號稱是為了「簡政便民、強化管理」,但實際上,有多少項目是「以民為本」呢?國家政府機器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服務百姓,然而我們看到「包括駕駛換車道或轉彎,若打錯方向燈將開罰,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而肇事,逕行舉發及處罰。」連打錯方向燈也要處罰,當國政大局混亂至此,公務部門卻還執著在如此枝微末節、甚至難以落實執行的細項罰則,這個「最會溝通」的政府,到底是在玩民、擾民,還是傷民?

就事論事,如果因為沒打方向燈或是打錯方向燈而造成交通事故,原本就有刑法、民法來究責、求償,是否有必要再強加行政罰則?這是眼下最急迫的事項嗎?進一步思考,「一例一休」政策,就是因為公權力強行介入、嚴苛限定,反而擠壓了彈性空間,無論勞方、資方都遭強制限縮而綁手綁腳。這個被掐住脖子的自由經濟市場,未來將會如何,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作者為新竹市議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