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當初?
既然中國政府不想履行這些承諾,為什麼當初要對國際社會和香港人民做出這些承諾呢?可以想像,30多年前,中國國力仍不算強大,需要做出姿態緩解國際壓力,並穩定香港民心。
但熟悉中港台事務的香港資深媒體人梁文道認為,在「一國兩制」和香港民主化問題上,八十年代的中共當局或許真的曾有過一定的誠意。
梁文道上周接受《明報》採訪時說,「所謂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與其說是香港時間表,倒不如說是大陸政改時間表,八十年代鄧小平的想法,是到了2047年,兩制要慢慢愈走愈近」。
當時中共已開始搞村委選舉,「到2047難道上海廣州還未能全面選市長嗎?到時取消兩制也沒問題,因為已經接軌了。」
但問題是,這種想法在「六四「事件後在大陸已經破產。
梁文道說,當中共對自己政治前途的想法轉變後,便會憂慮一個問題:「假如香港可以有真普選,對內地構成多大衝擊?香港可以選自己的市長,為什麼我上海不可以?」
他分析道,為了避免這種想法在中國蔓延出去,所以當局「一定要拖住香港的民主化進程」。
「歷史的先聲」
說到中共未兌現的民主承諾,不能不提及大陸作家笑蜀編寫的《歷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
該書收錄了中共奪取政權之前《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的社論、社評及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等人的講話文章,內容都是反對國民黨「一黨專制」,讚賞美國制度,要求保障人權、實行民主的。
比如,書中引述毛澤東1944年6月回答中外記者團問題時的話說:「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與民主選舉政府的基礎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
另外,《解放日報》1941年5月26日評論說:「而民主與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權、政權、財權及其他自由權利是不是得到切實的保障,不做到這點,根本就談不到民主……
「中國共產黨一向忠實於它對人民的諾言,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綱領中的每一條文與每一句語,都是兌現的。我們決不空談保障人權,而是要尊重人類崇高的感情與向上發展的願望。」
這本書引述的都是中共官方出版的報紙和講話,但卻被中國政府查禁。也就是說,這些70年前對中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早已被中共一筆抹煞。
這對香港而言,又何嘗不是「歷史的先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