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上午,前監察院長張博雅將印信交給現任監察院長陳菊,第五屆監察院的歷史翻過一頁,第六屆監察院即日起啟動監察權的運作。在第六屆監委上任前夕,朝野與民間對「修憲廢考監」的聲浪再度響起,連國民黨立院黨團都聲稱對此議題有共識,使得第六屆監委行使監察權顯得有些尷尬。
英系監委也認同監院有在做事
但歷史的弔詭往往如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一名前監委說,「想進監察院的人,常常是主張廢監察院的人,但進入監察院才發現監察院還是有必要存在。」主持六年的監察院,張博雅接受《新新聞》專訪時,從監察院的運作、人民湧進的陳情書、監委行使監察權成績單及為國家省下的公帑等角度歸結說:「我認為監察院不能廢」。
她表示,即使半路進來的「十一位英系監委」,在當了兩年七個月後,也都認為監察院有存在的必要,「他們(英系監委)在沒進監院之前,多半認為監院沒在做事,進來後才發現,原來監院做了很多的事。」
第五屆監察院共彈劾一七○案、二四五位公務員,另糾舉一人,做出五九七件糾正案,要求行政機關檢討改進的則有一五一八案。張博雅指出,因監院彈劾遭免除職務有八人、記大過二十五人,各機關自行議處的違失人員也不少,達到所謂「整飭官箴」的效果。
她舉例,監院調查台灣自來水公司改善漏水率與管線汰新計畫、國防部改善國防軍事工程規畫等,為國庫省下七十一億元;督促財政部辦理欠稅清理、查核不動產交易與所得等多項調查,也為國庫開拓三百多億元的財源。
監察權併給立委,有空消化陳情案?
張博雅認為,很多人喊「廢考監」都是人云亦云,並不了解監察權的行使與監察院的功能。張博雅說,有人長期主張「廢考監」將五權改為三權,但包括英美日等實施三權分立的國家,國會都有上下兩院,她擔任院長期間有很多機會接見外賓,他們都很羨慕我們的監察機構獨立於三權之外。我國是單一國會,是否該將監察權移入國會,值得大家省思。
她引用奧地利知名憲法學者庫奇科(Kucsko-Stadlmayer)的觀念,強調監察制度雖與國會有關,但在大部分國家,監察機構並不屬於三權中的任一權,她認為台灣目前現有的監察制度最適合台灣。
她說,若把監察權(彈劾、糾舉、糾正、調查)移給立法院,立委們連「跑攤」都來不及,怎麼會有時間去做深入調查?若立院銜接不下來,如雪片飛來的人民陳情案誰來顧,豈不是累積更多民怨?而立院向來是政黨的角力場,若將監察權移給立院,監察院現任六、七十個調查官是否適合移到立院工作,她也抱持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