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遺體今火化,BBC回顧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的歷史遺產

2020-08-14 11:40

? 人氣

裘兆琳分析,1990年代初期,台灣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關係都有進展,基本上是台灣歷史上難得的一段時間。這個平順關係直到李登輝在1995年的訪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李登輝1995年訪美

1994年,李登輝訪問台灣在中南美洲的邦交國,回程希望過境美國夏威夷一夜,遭柯林頓政府拒絶,只能在當地空軍基地「稍作休息」,未給台灣基本禮遇。據報導,當時李登輝因此不願下機,穿著非正式服裝,在專機上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白樂崎作為抗議。

柯林頓當時的誤判意外引起美國國會反彈,原因是共和黨當年剛在選舉同時贏得兩院多數席次,在此政治氣氛下,台灣見到時機,持續與美國政治顧問公司合作,在華府積極遊說,美國參眾兩院幾乎以全票通過同意邀請李登輝訪美。柯林頓在國會壓力下,同意李登輝訪問母校。

台海飛彈危機

李登輝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時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以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引起國際廣泛報導。北京強烈反彈,在當年及來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前,在台灣海峽試射飛彈。美國派遣兩艘航母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峽周遭,40艘軍艦集結周圍海域;此為「越戰」後,美國在亞洲規模最大的海軍部署。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Warren Minor Christopher)稱,這些戰艦會「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曾任台灣駐美副代表的裘兆琳向BBC解析,李登輝訪美成功,背後都有關美中台三方的「誤判」:柯林頓誤判拒絶李登輝在美國領土過夜不會引起激烈反應、北京誤判美國國會力量(眾議院以396票對0票通過同意李登輝訪美)、台灣則誤判李登輝訪美後,未預料北京的反應如此激烈。

李登輝。(BBC News中文)
李登輝。(BBC News中文)

不管誤判與否,許多分析稱李登輝訪美以及之後的台海危機,深深影響之後的美中台三角關係。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re)國際學者馬里德(Richard McGregor)便在著作中總結台海飛彈危機之後,北京加深對美國的疑慮,認為若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會為了台灣出兵。同時,北京亦確認了李登輝的「台灣認同」傾向:「單是李登輝這個強人,就讓北京對台灣的所有擔憂都成真。」馬里德稱。

不過,馬里德強調,北京在台海與美國航母戰艦群的會面,也讓北京意識到軍力落後美國太多,因此中共軍事戰略開始轉向,軍事武器科技發展,特別是空軍以及航母的建造加速。

「中華民國在台灣」

回顧20多年前美中台關係,分析認為,在李登輝執政下,台灣的外交基調確定,以「中華民國在台灣」影響台灣日後總統的兩岸政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