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二○即將到來。我國駐美代表確定即將由蕭美琴接任。4年來苦心經營台美關係的現任代表高碩泰,在卸任前夕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暢談台灣在這次新冠疫情遭遇的困難與締造的成果。
《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次新冠疫情讓許多國家的大使都滯留華府,但高碩泰是其中非常特別的一位。他代表的是台灣政府,台灣在早期就發現了中國境外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台灣也是北京的地緣政治對手。而且從美國官方的角度來說,高碩泰的職銜根本不是大使,而是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駐美代表,不過事實上他確實是一位外交官。
雖然華府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目前仍因疫情關閉中,但高碩泰在電話專訪中依舊表達了對台灣前景以及台美關係的樂觀。高碩泰說,目前的情勢當然不同以往,但他看到了一個新的利基、新的開端,一個台北與華盛頓可以更緊密合作的機會窗口。66歲的高碩泰說,他是在1979年1月進入台灣外交部,當時華盛頓才剛剛斷絕與台北的外交關係。在外交工作奮鬥了40多個年頭的高碩泰表示,那是台美關係「最黑暗的時刻,我們緩慢而穩健地收拾殘局」,「剩下的就是歷史了」。
在這波肆虐全球的疫情中,《華郵》拿台灣與華盛頓兩地做了一番比較,因為台灣顯然距離中國要近得多,但台灣的2300萬人口僅有4百多人確診、6人死亡,20多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華盛頓的人口不過是台灣的百分之三(約70萬人),卻有超過250人死於新冠肺炎。高碩泰發現自己在華府深受歡迎,透過視訊不斷像美國的立法者、政府官員與民間機構講述台灣的成功故事。由健保、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合作組成的「台灣模式」,讓台灣看來相當強大,更受到紐西蘭與越南等國的歡迎。
《華郵》注意到,台灣所能提供的不僅僅是建議,過去一個月更向世界各國捐贈超過三千萬個醫療用口罩,其中五百萬個捐給了美國。而且台灣沒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奧援,加上他們後來跟世衛總幹事譚德塞的口水戰,都讓世人再次關注台灣遭到外交孤立的實質後果。高碩泰對此表示「生活不總是公平的,國際政治也是一樣」,「不過台灣也有自己的優勢,而我們喜歡發揮自己的優勢。」
高碩泰說,儘管台灣的確診病例數量不多,但是這個島嶼並沒有完全封鎖,包括學校與大學依舊照常上課,商店與餐廳也都營運如常。「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可以享受職棒。」高碩泰如此對《華郵》這麼說,不過事實上球迷也還是得在家裡看球。高碩泰認為,台灣的成功一部份要歸功於2003年SARS疫情的對應經驗,當時台灣就是在沒有WHO的協助之下與病毒奮戰,最後共有73人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