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由於教育程度提升,女性經濟自主能力增強,加上兩性壽命差距持續拉大,我國由女性擔任「經濟戶長」的家庭明顯增加,去年占比已經逼近3成;若以戶內每人可支配所得來看,絲毫不遜於男性經濟戶長的家庭。
根據定義,經濟戶長是指戶內成員中,收入最多且負責維持家庭主要生計者。
2019年家庭收支調查日前出爐,觀察近年經濟戶長性別分析,女性經濟戶長家庭已達259萬戶,占全體家庭比重29.7%,較2009年增加57萬戶、3.3個百分點;同一期間,男性經濟戶長家庭10年來只增加48萬戶,為614萬戶。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全體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106萬元,其中男性經濟戶長家庭113.7萬元,較女性經濟戶長家庭87.7萬元高出26萬元。
整體而言,男性經濟戶長每戶可支配所得雖然較高,但因家庭戶內人數較多,若剔除人數因素後,觀察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女性、男性經濟戶長家庭差異不大。
(圖片來源/主計總處2019年家庭收支調查)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主要因為如果戶內人數較多,賺錢的人可能不只經濟戶長,尤其社會型態改變,雙薪家庭共撐家計的情況相當普遍,連帶推升家庭可支配所得隨之增加。
此外,由女性擔任經濟戶長的家庭,或許有未婚、單親等因素,戶內人數較少,這也是男性經濟戶長家庭的每戶可支配所得高於女性經濟戶長家庭的原因,但人均支配所得則是兩者相當,由此可見,女性當家的經濟狀況並不會比較差。
從五等分位組觀察,去年各分位組女性經濟戶長比重也較10年前明顯增加,最低所得組女性經濟戶長比重已達47%,增加4個百分點;最高所得組也達19%,增加2個百分點。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