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媒體公民會議在本週五(7日)舉行,上午的場次聚焦於文化與媒體相關政策的討論,其中第一場「有球員還要有球場:國片映演比率」談論國片映演比率政策,邀請了愛人仔文化電影推廣協會理事長林怡君以及政治大學教授郭力昕與會座談。而四月份媒觀在閱樂書店舉辦了媒觀講堂「我要活下去:映演比率能救國片嗎?」講座活動,在該次的座談中仍存在許多尚未詳盡探究之處,例如在當天討論中拋出了「國片沒人看」的論點,但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得以好好的討論。也因此,這場講座實際上也延續了四月份媒觀講堂的討論。
林怡君在現場分享了為什麼要舉辦公民自主放映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許多國片排片排在很差的時間,甚至根本上不了院線。這樣的情況讓想要看特定國片的觀眾沒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台灣電影。當然,這樣的論述很直接地反應了作為一個民間放映團體,對於國片映演比率政策的期盼。也因此,他認為國片之所以沒人看,事實上不是沒人要看,而是沒有機會知道,也沒有機會看到。他也認為國片映演比率的落實,能夠有效地面對,甚至解決當前的困境,因為映演的機會紮紮實實地影響到國片的收入,並間接地影響到國片的後續投資。
當然,許多國片需要被看見的機會是不爭的事實,而我也無意在此否定上述的論點以及愛人仔等公民團體推動映演比率政策的熱誠。但是,這樣很直接的論點,卻很容易被挑戰及推翻。因為這樣的論點得以成立,必須建立在對於所謂「觀眾不看國片」這件事的否定,但實際的狀況卻很難直接支持這樣的宣稱。誠如郭力昕在現場分享過去媒體素養課程中,學生到電影院訪問好萊塢電影消費者的經驗所言,許多觀眾進戲院追求的是一種「不用用腦」的消遣。這可能顯示了上電影院看好萊塢電影的觀眾,可能追求的是一種好萊塢電影相對更能夠給予並滿足的需求。也因此,他們不見得那麼直接地會在國片映演比率落實後,直接成為國片想當然爾的觀眾。
但這也反應了郭力昕所言,「國片沒人看」的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也就是好萊塢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絕對壟斷的情況下,雖然不見得馴化了電影觀眾,但的確相對窄化了觀眾對於電影的想像。當然不僅僅只有國片在台灣電影市場面對這樣不利情況,也不是有了更多的國片就能得到某種救贖。而是當台灣電影市場能夠出現更多的台灣電影,甚至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影片,便能提供電影觀眾拓展對於電影的想像的機會。這樣的論述直接地面對,也挑戰了就現況來論斷「台灣電影沒人看」的質疑,因為對於文化內容的感知除了需要環境,亦需要時間去涵養。
因此,更進一步來說,融合林怡君與郭力昕的意見,如同近年來各界所普遍談論的生態系的概念,放在電影產業中,這樣的生態系的概念更需要的是連結到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迴路(cultural circuit)的概念,也就是對於「文化產業生態系的健全」,這與內容的生產和再生產的循環是息息相關的。
當人們以為國片不好看,所以不去看國片,這樣的現象一方面反應了電影產業生態系的不健全,國片缺乏映演通路,甚至影響到對於國片投資,使得在製作端可能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認識到,這樣的論述是不是在特定的框架下想像和認識電影,而這正反映了培養對電影多元的口味和想像的重要性。
或許對於國片而言,重要的不僅僅是出場的機會,而是當國片有更多的出產機會後,對於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鍛練。藉由這樣的鍛鍊慢慢的建立起屬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的文化主體性,才是關鍵的所在。
*作者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企劃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