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北部的小教堂門區(Porte de la Chapelle area)7日擠滿了人,這些人不是觀光客,而是來到法國政府設立的難民援助中心,卻得不到安身之處,只好露宿街頭的難民們。他們寄居橋下,或直接睡在馬路兩旁,沒有住處、缺乏乾淨用水、便溺無去處、也沒有食物,而巴黎市政府的因應措施?就是在清晨無人時出動警力,將超過2000名「有礙市容」的難民送上巴士,載離巴黎的街頭。
鴕鳥心態的危機處理
這是自2015年以來,巴黎警方第34次為了難民安置問題出動。包括巴黎當地政治人物、以及協助難民安置的社工都呼籲,市政府應該趕緊計畫長期的難民安置措施,否則依照向來的處理模式,只是一再拖延,直到在最後時刻才緊急行動;尤其上一次的遷移行動不過在2個月前,當時才剛遷移了1610人,被撤離的難民甚至還會再度回來,遷移行動只能治標不治本。
無處可去的難民們來到巴黎市區的援助中心,天天排隊,但天天被以「名額已滿」拒絕,於是許多人索性直接在外頭的馬路上打地鋪,成為車水馬龍市景的一部份。在最近幾周,上千位難民在這裡露宿,當地社工表示,每天到援助中心尋求協助的難民就有超過200人。
衛生條件差 難民身心健康堪憂
「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法國地區負責人托雷(Corinne Torre)表示,糟糕的衛生條件使得露宿街頭的難民感染皮膚病,不過她也澄清,疥瘡病情有受到控制,只有約7%至8%難民或移民感染,並不是當地人所訛傳的瘟疫規模。
托雷警告,難民露宿街頭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他們大多來自利比亞,在當地遭到暴力凌遲、不人道對待,或成為人口買賣與性暴力的受害者。我們沒有好好地討論過這些議題,也還沒有能夠處理這些議題的環境。」
《衛報》訪問一名22歲的阿富汗青年,他描述自己露宿巴黎的日子,「待在橋墩下的兩個月,我幾乎沒有用水、三餐不繼,還要與不同團體之間的鬥毆共處。你幾乎不曾好好睡過。我每天去援助中心排隊,卻每天吃閉門羹。」他只求可以找個安身之處,以及能夠進入難民庇護得申請程序,「我們是人,不是牲畜。」
一名來自索馬利亞的25歲獸醫系青年向《衛報》描述了他露宿巴黎街頭的心情。他在巴黎待了1周,沒有水和食物,也沒有毛毯,「被迫露宿街頭,讓我感到筋疲力盡。我不知道他們要把我們載往何處,我只是希望去到某個能給人住的地方。我又累又餓,但只能耐心等待。」在來到巴黎前,他曾待在去年10月遭拆除的「加萊(Calais)叢林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