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已在美國的人權律師滕彪依然會懷念北大BBS「一塌糊塗」起初的自由之風。
「一塌糊塗」是北大物理學研究生吳濤1999年9月,為慶祝北大研究生宿舍樓通網而搭建的BBS,取北大一塔(博雅塔)湖(未名湖)圖(北大圖書館)的諧音,到2004年9月被迫關閉的時候,它是教育網上線平均人數最多的BBS,其中公民生活、反謠言中心、台海觀察、人權研究等版塊,成為當時最活躍的版塊。當時有人調侃:「自從有了一塌糊塗,北大同學的生活就煥然一新了。」很多人在這裡找到同道,滕彪也一樣。當時,他最喜歡到公民生活版塊,在那裡討論時政和時事熱點,那個時候誰都可以註冊誰都可以進來參加討論,「人氣越來越旺。」
「一塌糊塗」的輝煌時期可以說是2003年,這一年的4月,孫志剛事件因《南方都市報》的報導而爆發,公民生活版也推出了「由孫志剛之死看暫住證制度」在線論壇,在這裡發言的人有不久之後上書人大請求審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北大三博士許志永、滕彪、俞江。
滕彪回憶,當時在「一塌糊塗」上很多人發信息,從各個方面討論收容遣送制度,還有發挖沙子的照片,很多是傳統媒體沒有報導的內容,非常自由,沒有刪帖的情況。滕彪還記得,當時不僅是在北大的「一塌糊塗」上激起激烈的討論,其他論壇,如清華的水木清華、關天茶舍等論壇,也都在討論這件事。
孫志剛事件經網路發酵,引起全國民眾的激烈反應,2003年6月20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公佈;8月1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廢止。這是中共建政以來,第一次由下而上廢除的法律,也是唯一一次。而互聯網對信息和輿情的傳播、製造話題、帶動公共討論的作用也第一次成功顯現在中國民眾面前。
滕彪回憶說,2003年不僅是孫志剛事件,還有其他事件,比如Sars,湖南教師黃靜案等,當時在網路上都討論得很激烈,民間輿情強烈,造成很大的社會反響。因此,2003年也被稱為維權運動元年,而互聯網在其中功不可沒:這一年,中國民眾學會了通過網路來維權,通過網路得到輿情的關注。
但是,轉折也發生在2003年。滕彪回憶,推出「由孫志剛之死看暫住證制度」在線論壇和Sars討論論壇沒多久,5月4日,「一塌糊塗」發出公告,稱由於公民生活和三角地「沒有做到堅持團結穩定鼓勁」 ,所以這兩個版塊暫停。此後,「一塌糊塗」設立了觀察員,可以直接刪除敏感文章。但這並沒有阻止它被關閉的命運,一年後的2004年5月「一塌糊塗」被徹底關閉,離它五歲生日僅差幾天。滕彪說:「他們的反應還是蠻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