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雜誌《財富》(Fortune)網站近日刊登長篇文章,以該刊最新發佈的2020年全球企業500強榜單為切入點分析中美競爭前景,稱最新資料表明,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中美競爭正出現標誌性變化,這種變化將直接影響中美競爭的烈度和核心領域,而變化本身的不確定性使得眼下無法斷言誰更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文章指出,新榜單中中國大陸企業數量為124個,中國臺灣企業數量為9個,而美國企業數量為121個。這種變化反映了長期以來的中美經濟發展趨勢。自2002年以來,榜單上的美國公司數量逐年下降,當時為197家;而自2003年以來,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數量則從最初的11家逐年上升。
榜單變化意義重大,因為中美競爭建立在兩國經濟實力基礎之上。榜單數量第一是否反映該國經濟實力位居全球第一呢?若以貨幣匯率為基準進行比較,美國仍然遙遙領先。201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1.4萬億美元,而中國為14.3萬億美元。但是根據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按照世界銀行的最新資料,截至2018年,中國的GDP為21.4萬億美元,美國為20.5萬億美元,中國略微領先於美國,到2020年雙方差距可能已經進一步擴大,並且會在未來繼續擴大。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表示,這一經濟指數很重要,因為這顯示出「誰能製造更多的無人機」或資助更多科研專案。文章稱,這種不斷擴大的經濟差距還使中國成為全球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最大消費市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業和經濟學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中國將是各大企業推出新產品的首發市場,中國消費者因而將在產業發展方向上擁有更大發言權。」
基於上述原因和其他因素考慮,美國公司極不願意離開中國,畢竟任何一家希望保持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都不願意放棄十多億越來越富有的消費者。與此同時,很少有公司願意將中國完全從其供應鏈中剔除,儘管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警示全球範圍內許多公司過於依賴中國供應商,但擁有豐富製造專業知識的中國企業是其他地方很難找到的。此外,如果一家公司完全放棄中國產業鏈而轉到印度和越南等地生產,最後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將變得不那麼受歡迎。
文章認為,西方應清醒地看到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但要完全理解中美戰略競爭,單憑GDP一項指標來衡量還不夠。現在中美衝突的關鍵領域之所以是技術,是因為這是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歷任領導人都把在技術上趕超發達國家作為基本政策。當前,科技也是中美「脫鉤」最明顯的地方。中美技術戰還正朝著許多其他方面展開,例如人工智慧、語音辨識、面部識別和金融科技等,其中人工智慧是最重要的,它相當於其餘所有技術進步的「渦輪增壓器」。艾利森和一位匿名的美國科技行業領袖在最近合寫的一篇文章中稱,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進程度要遠超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的認知。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基礎是中國人口數量,其規模是美國的4倍。而在人工智慧方面,人才比計算能力重要得多。中國每年有130萬名理工科(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生畢業,而美國只有30萬;中國每年有18.5萬名電腦專業畢業生,而美國僅為6.5萬人。在美國,每10名電腦專業博士畢業生中有3名是美國人,2名是中國人。此外,大多數中國博士後最終都將返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