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發表的觀察報告指出,過去5年是有可靠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5年,考量自然變化以及人類行為的影響,地球持續暖化趨勢恐無力回天,未來5年極有可能「更熱」;而在最糟的情況下,全球年均溫將比工業化前高出1.6度,不僅僅為了救北極熊,減少或追求零碳排的行動恐得再加把勁。
與全球最高溫年度的排名略為不同,地處亞熱帶台灣史上最熱的一年就是去年,年均溫24.56度,較上個世紀(1901至2000年)的百年均溫23.03度,足足增加了1.53度。與全球一致的是,過去5年(2015至2019年)乃至於過去10年(2010至2019年),同樣都是台灣史上最熱的5年與10年,「熱」儼然已成為人們的求救呼聲。
(延伸閱讀:暖化沒因疫情手下留情!全球均溫狂刷新紀錄 2020恐成為史上最熱年?)
百年來氣溫一路飆升 近30年成高溫紀錄排行最大宗
有冬季溫度加入平均,年均溫可能無法讓人立即感受到近年台灣夏天熱度有多嚇人,但翻開中央氣象局的「日最高溫歷史高溫排行榜」,1990年後也就是近30年,就占據了前20名中12個席位;此外,除榜首是於2004年5月9日在台東測站,一度測得40.2度的「極度發燒」溫度,就連第20名的日最高溫都高達38.8度。
中央氣象局人員分析,國內現有25個氣象測站(13個平均測站、12個高山測站),其中台北、台中、台南、恆春、花蓮及台東6個測站,設立至今都有百年歷史。從這6個測站的百年年均溫趨勢圖可以清楚看到,無論是近百年、近50年或近30年,年均溫都是一路上升,且尤以近50年及近30年曲線走勢最「陡」。唯一不同的是,以近50年為比較趨區間,是以台北、台東、花蓮3地的年均溫變化最大;若改以近30年為區間,則以台中、台南及恆春年均溫增加的最明顯。
極端氣候釀台降雨過度集中 屆時恐成「水鄉澤國」
除了年均溫一年比一年高,台灣的降雨日亦有明顯的變化,即在年總降雨量變化不大的前提下,降雨日卻變得越來越少;降雨量過度集中的結果,國內近年不是連日無雨,土地、溪流一片乾涸,要不就是大雨、豪雨、大豪雨瞬間傾瀉而下,導致一雨成災的情況屢見不鮮。凡此種種,都是地球暖化衍生極端氣候的鐵證。
不只如此,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引述聯合國氣象組織(WMO)旗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第5次評估報告推估,因為大豪雨頻繁,加上海平面不斷升高,在最糟的情況之下,2050年台灣本島的淹水面積累計將達1398.11平方公里,占全台總面積4%,相當5.14個台北市大,受影響人口則多達120萬人。
至於最可能面臨水淹命運的縣市,由於台灣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所以首當其衝就是位居西南沿海的台南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其中又以台南市可能受影響的機率與範圍最大,單一縣市受災人口預估將達17萬人。
台灣已經夠小了,若再有4%土地陷入水鄉澤國,國人日子要怎麼過?針對地球暖化,更努力地貫徹節能減碳生活恐是唯一的方法。對此,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倡議的「救氣候,我願意」行動,其中提出的減碳方案就包括:「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旅行」、「冷氣溫度不低於26度」、「辦公室午休關燈1小時」、「以自行車代步」、「一周一蔬食」、「換用節能家電」等,關心地球的你,不妨就從現在起做做看吧。
☞從手指到眼球,掌握新聞脈動,現在就訂閱/購買紙本《新新聞》
☞想看更多政經時事、深度解析,快追蹤《新新聞》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