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石破茂、菅義偉、河野太郎、小泉進次郎
分析家認為,安倍仍有可能在秋天解散眾議院,提前選舉以「問信於民」,對內閣與自民黨高層進行改組,為最後一年任期動夯實執政基礎。但如果安倍的健康持續惡化,自民黨將提前進入「後安倍時代」,目前各派系的動作越來越活躍,進而動搖「安倍獨大」的體制。
安倍與副首相麻生太郎長期栽培曾任外相、防衛相的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現年63歲的岸田也對自民黨總裁與首相大位興致勃勃,但是他在黨內外的聲勢始終欲振乏力,經過新冠疫情,安倍「禪讓」給岸田也越來越困難。
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在民調中一直是「下一任首相」的頭號競爭者,而且並沒有被內閣支持率的下滑拖累,但他的黨內支持過於薄弱,「石破派」(水月會)包括他本人在內僅19人,甚至湊不齊參加自民黨總裁(首相)選舉所需的20名推薦人,遠不如安倍的細田派(清和政策研究會)與岸田的岸田派(宏池會)。
岸田文雄與石破茂之外,前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前防衛相稻田朋美、經濟財政再生相西村康稔、外相茂木敏充、防衛相河野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環境相小泉進次郎等人都是有力的競爭者,換言之,自民黨內正呈現群雄並起的混戰狀態。
安倍雖然長期執政,但未留下深遠的政治遺產
儘管安倍近年聞纏身(加計學園、森友學園、賞櫻會、前法相河井克行夫婦),但部分支持者曾有意推動修改自民黨的黨章,讓安倍可以再次連任總裁(四屆),只是目前看來已完全不可能。不過最令他們遺憾的恐怕是,安倍雖然長期執政,但似乎無法留下影響深遠的政治遺產。
2012年12月第二屆內閣提出的「安倍經濟學」,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就成效有限,疫情爆發後更是潰不成軍。安倍夢寐已求的「自衛隊入憲」等修憲工程,至今原地踏步。安倍配合美國力推的集體自衛權,輿論反對聲浪持續高漲。
在外交方面,安倍極力與美國總統川普交好,但實際效益並不明顯。日本與中 國的尖閣諸島(釣魚島、釣魚台)爭議,與南韓的二戰徵用勞工、慰安婦爭議難以緩解。在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和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領土談判上,安倍也拿不出具體成績單。
回顧安倍之前的「長命首相」,佐藤榮作任內經濟高速成長,拿回沖繩統治權,並因提倡「非核三原則」、加入《防止核擴散條約》(NPT)而榮獲1974年諾貝爾和平獎。吉田茂則是奠定日本戰後發展國策、頒布新憲法、締結《舊金山和約》與《日美安保條約》。
安倍呢?大概就只有「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這個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