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以來,美國和中國圍繞政治、科技和軍事展開全面角逐,但貿易似乎成為兩國關係中最牢固的部分。在雙邊壓力繼續升級之際,兩國為何有意繼續執行這份協議?貿易是否會再度成為對抗的焦點?
上週,美中雙方高層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況通話,他們一致認為,自1月簽署以來,協議在實施方面取得進展,承諾採取措施繼續保證落實。
上述的樂觀表態與兩國所處的充滿敵意的地緣政治環境形成反差。美國指責中國控制新冠不利,並譴責中國的科技盜竊、軍事侵略和人權踐踏,兩國似乎已經陷入了一場新的冷戰。
兩國的經濟關係脫鉤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周公布的連任綱領中誓言要在多方面削弱與北京的經濟聯繫,這將為兩國貿易協議的前景蒙上陰影。
仍有興趣
但專家表示,在經濟衰退和大選臨近的情況下,雙方仍有興趣讓這份經濟協議發揮作用。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告訴美國之音:「川普政府希望中國盡可能多地落實該協議的內容,展現他在貿易問題上比前幾屆政府取得了更多成果。」
同時,美中貿易休戰使中國官員能夠專注於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而不必擔心更多關稅。
中國經濟諮詢公司策緯諮詢(Trivium China)近日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政府希望不惜一切代價維持該貿易協議。這是美中兩國關係中唯一的亮點。」
儘管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加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仍在公開講話中指出,中國願意與有意願與北京合作的國家合作,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
習的表態是中國領導人在北戴河召開年度政策會議後發表的關於中國經濟政策的首個重要公開聲明。他的言論表明,中國政府希望美國地方政府和商業加強遊說,以避免或至少推遲兩國的全面對抗。
作為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有機會通過購買農產品促進與美國中西部農業州的互動。此前,北京曾與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美國企業保持良好關係,但這種友好關係已經隨著這些企業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抱怨而大大減弱。
前景存疑
自協議簽署以來,中國已採取措施向美國企業和農民開放市場,但其購買的美國產品尚未達到實現今年貿易採購目標的一半,這可能威脅到美方維持協議的意願。
美國農業部估計,截至9月30日的本財年,美國對中國的農業出口總額將達到140億美元,而第一階段協議要求中國今年全年從美國進口價值366億美元的農產品。
另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前7個月從美國進口了價值99億美元的農產品,略高於目標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