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20年總統、立委敗選、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遭罷免的「三殺」局面,國民黨6日舉行黨代表大會,黨中央端出改革大菜,希望重建國民黨的形象,重用年輕人、貼近基層,同時發動反瘦肉精美豬的食安公投,盼拿回關注度、搶回話語權,以期爭取社會大眾支持,只不過,黨代表大會卻還在為黨代表的減額、黨費的增加以及黃復興黨部的定位等枝微末節問題爭吵不休,令不少從政黨公職匪夷所思。
不管是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提出的「淡化九二共識爭議」的新兩岸主張,還是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提出的「護憲保台決議文」,都點出國民黨長期以來面臨的現況,始終揮之不去的「舔共」、「親共」標籤,讓從政黨公職人人自危。
「國民黨兩岸路線若不貼近民意,會被民進黨當選票提款機」
雖然還有2年時間,但2020年的敗選以及罷韓,讓基層國民黨民意代表十分憂心,全代會也有黨代表提出憂心,國民黨的兩岸路線與主張若不能貼近民意,讓年輕人充分了解與認同,就會被民進黨當選票提款機,不斷流失選票與支持。
這是國民黨改革首要面臨的命題,但身為黨內最高權力機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不見有太多有見地的建議或甚至是激辯,而還是行禮如儀的「鼓掌通過」與「送交中常會研處」,從黨代表的討論到黨的會議形式、流程,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因應與改變。
「年輕人在國民黨內被當免洗筷的問題依舊沒解決」
在世代交替的浪潮下,江啟臣以「最年輕黨主席」之姿當選,但年輕人在國民黨內被當「免洗筷」的問題依舊沒有獲得解決,這是江啟臣接下來任期重要的課題之一。
再者,國民黨基層面臨台灣民眾黨的「挖牆腳」,不少基層黨公職都感受到「黨外的熱」與「黨內的冷」,相對剝奪感十分濃厚,如果國民黨對外無法爭取民眾支持,對內無法爭取現有黨公職的力挺,「出走潮」恐怕是勢在必行。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憑良心說,來自屏東的縣議員唐玉琴一席「支持黨費調漲」與「黃復興黨部併入一般黨部」的發言擲地有聲,但黨代表的提案卻還拘泥在「高層作亂、砍基層」之流,就可凸顯出國民黨依舊「不見棺材不掉淚」,全代會仍是聊備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