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布希政府國安會(NSC)俄羅斯事務資深主管的葛拉漢(Thomas Graham)直言,冷戰結束後,實應重新擘劃一個納入俄羅斯的歐洲安全架構,「藉以取代北約」,將俄羅斯排除在外是不智的做法,應如2001年那般將俄羅斯慢慢導入合作模式中。但布希政府在當時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與參議員麥侃(John McCain)等鷹派人士的主導下,俄國仍被當成冷戰時那頭不容易溝通的北極熊,錯失良機。
美國式民主?
冷戰後,美國努力於在世界各地散佈民主思想,普京深深地不以為然,他認為美國僅在建立「親美政權」而已,2003年未獲聯合國授權的美國出兵伊拉克行動,更開始將美國的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向全球鋪天蓋地的蔓延,同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以及隔年的烏克蘭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讓普京驚覺,美國策動前蘇聯附庸國的政權轉移已對俄國造成壓力。
2006年,普京利用俄國聖彼德堡主辦當年八國集團(G8)峰會的時機,向布希吐槽。布希在聯合記者會時表示,即使重建中的伊拉克烽火連天,美國將努力「促進民主」,普京接著發言,「說真的,我一點都不想要這樣的民主」,語畢引發現場哄堂大笑,布希只能悻悻然地回覆「你等著」(Just wait)。
佔俄羅斯便宜
儘管普京與布希兩人在公開場合互相冷嘲熱諷,但仍維持基本禮儀,不致撕破臉。例如2006年布希出席越南APEC峰會時,希望空軍一號能在俄羅斯停留補充油料,普京不但爽快答應,並建議與布希在機場短暫見面,兩人會晤時,普京甚至還提出防止核武擴散的具體合作計畫。
當年年底,普京前往華府時盼與布希見面,葛拉漢坦承,當時美國的外交重點聚焦伊拉克,無暇顧及俄國,因此普京與布希見面宣告破局。這次的出訪讓普京認清美國,原來布希先前與他的會面僅美國總統專機落地加油時的附贈品,美國根本在佔俄國便宜。
2008年2月,原為塞爾維亞(Serbia)領土的科索沃(Kosovo)在美國的支持下,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4月,布希在北約峰會中成功說服大部分會員國,決定在東歐國家佈署飛彈防禦系統,同時提出專屬於喬治亞與烏克蘭的「會員行動方案」(Membership Action Plan),亦即,準備賦予兩國會員國資格。
三記重拳讓俄國死心
美國在科索沃獨立、東歐佈署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北約繼續東擴等事件的3記重拳,終於讓普京的理智斷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