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有一件事是明確無疑的: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發生重大轉變,美國未來料將保持更強硬的對中路線。
過去四年,在貿易問題上長期秉持鷹派立場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打破了幾十年來廣泛促進美中兩大國加強連結的政策。川普政府將中國視為一個日益壯大且常常不誠實的競爭對手,並已對2/3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了關稅,還採取行動遏制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並施壓盟友禁用中國的技術。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的顧問表示,他們認同川普政府關於中國是個破壞性對手的評估。這代表即使明年1月份美國政府發生更迭,中美之間的摩擦仍將激烈。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持續緊張關係,預示著全球企業將面臨重大轉變,他們在這個日趨分裂的世界格局中要重新思考供應鏈和技術體系。而這種局面也將迫使很多國家在兩個大國之間選邊站隊。
曾在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時期擔任美國國務院亞洲事務高級官員、現為拜登競選團隊高級顧問的坎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我認為民主黨內普遍認識到,川普有關中國掠奪性行為的定論大體是準確的。」
拜登的助手們表示,他們將擴大由美國政府支持的行動,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下一代5G無線標準等戰略高科技領域展開競爭。這方面的政策旨在遏制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並降低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
若拜登當選,可能還會保留川普的關稅措施。雖然拜登批評川普的貿易戰是在自我毀滅,但他在競選活動中沒有承諾取消這些關稅,只是說會重新評估。國會的民主黨議員表示,他們將會向拜登施壓,要求他保留一些關稅,以保護美國工人。
不過,這兩位候選人在戰術和資訊方面釋出了不同的信號。對於川普某些支持者類似美蘇對峙這樣的新冷戰言論,拜登的顧問們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他們指出,即使是在貿易戰期間,去年美中兩國之間的商品貿易額也超過5000億美元(約台幣14兆元)。以蘋果公司(Apple Inc.)為例,其iPhone的關鍵零部件仍非常依賴中國生產商。
他們還批評川普對抗中國的方式。坎貝爾稱:「川普在與中國談判和應對中國的策略運用方面簡直是一團糟。」
川普團隊則表示,拜登代表著從一開始就鼓勵中國崛起的長期建制派,包括支持建立一個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許多美國人目前指責這個體系侵蝕了美國工廠的就業機會。2000年時,拜登身為在國際政策方面最具影響力的議員之一,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支持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允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