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還任高雄市長時,提出「母語在家學」的語言政策概念,此概念一出,立刻遭受四面八方揶揄嘲諷,認為是草包提出的草包政策。然而,從社會語言學和第二外語習得理論來看,母語在家學有其理論基礎,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語言復興成功案例的有效做法。
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
「母語在家學」這樣的政策要能成功,是需要有諸多條件配合,在討論配套條件之前,先來說明語言自然習得的三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三條件如下:
(1)語言學習關鍵期前 (critical period)
(2)社會性的語言互動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
(3)語言使用的質量充足 (language exposure)
雖然語言習得理論尚無絕對定論,但是大多數語言學家透過認知語言學實驗和第二語習得研究認為人類對語言刺激有與身俱來的理解本能,當小孩大腦尚未側化(lateralization)完畢前,任何有意義的語言刺激透過社會互動,並且質、量充足時,孩童可以以驚人的速度掌握語言,自然而然的習得該語。大腦側化一般認為是青春期之前, 這是黃金語言學習關鍵期(Critical Period)。一個嬰兒,在滿足上述的三條件—語言學習關鍵期前、社會性的語言互動、且語言刺激質量充足的情狀況下--兩歲左右就有能力區別同時學習的多種語言,知道和誰(whom),在什麼處境(what situation),該用哪種語言(Which)來表達;平均而言,小孩在五歲之前可以完成語言自然習得,並且成為這個語言的母語使用者,此外,語言習得後,即便長年不用該母語,當需要使用時,雖然語言表層的展現(performance)會顯生疏,但是語言學家已證明,在語言學習關鍵期間,透過自然習得的語言底層能力(competence)是一輩子不會消失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對客家父母在家使用客家話和他們的新生兒互動,當小孩五歲時,就具備說客家話母語的能力,即便小孩長大後年久不說客家話,使用客家語的底層本能仍然存在。由此可知,母語在家學是符合語言生理發展最有效又最實惠的作法。
反對母語在家學的理由
然而,反對人士指出,如果母語能在家學成,那麼本土語言,如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就不會面臨使用人數驟降的危機了。此外,「母語」在臺灣與「族群認同」和「低階語」的概念連結,涉及語言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因此母語在家學而不在學校學就變成族群歧視的政治議題。這樣的觀點是從語言的社會性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