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對投資型保單評議

2020-09-27 06:10

? 人氣

投資型保單掛在壽險或年金險之下,幾乎成為十年來,保戶或投資人趨之若鶩的金融產品。(圖/WDnetStudio@pixabay)

投資型保單掛在壽險或年金險之下,幾乎成為十年來,保戶或投資人趨之若鶩的金融產品。(圖/WDnetStudio@pixabay)

今年7月起,多項保險新制上路,包括調降各幣別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提高死亡保障門檻、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及契約服務利潤(CSM)不得為負數等,將使傳統型的儲蓄型保單商品無利可圖,致這兩個月以來,掛保證的投資型保單大行其道,事實上,該掛保證的投資型保單,就是類全委保單的延伸,掛上了保證,真的對保戶好嗎?政府立法的目的,到底是保護保險公司,還是引導保戶(投資人) 跳入另一個無法自拔的深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案投資型保單,掛在壽險或年金險之下,幾乎成為十年來,保戶或投資人趨之若鶩的金融產品。打著年化投報率有5%~6%(舉例),投資保險雙賺的情形下,忘了「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的鐵律,卸下了投資人對風險的心房, 於是,銀行的通路進來了,操盤的投信也插了一腳,在銀行理專或保險業務員全力推動下,很多人是閉著眼睛簽名,忘了眾多的陷阱,以及法令上,刻意編織的漏洞,幾年後,投資人猛然發現,與當初的預期落差太大,卻已經來不及了。

其理由很簡單,無論是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變額萬年壽險,均會請投資人所繳的保費中,預扣很多費用如下:

壹:前置費用--管理費、年度行政費用、危險保費(意外險+壽險)、投資費用

貳:後置費用

叁:理專或保險業務員獎金

致實際投入投資的金額,扣除上述費用後,約當該年繳保費的七成左右,更離譜者,保險公司設計了「目標保費」 及 「超額保費」的觀念,藉此彌補以上所說投資金額銳減的缺陷,請投資人選擇繳納超額保費後,但仍要繳交申購投資產品的手續費,一魚多吃,即使在QE 貨幣寬鬆的大多頭行情,由於投資金額與所繳保費,不成比率,竟也不能讓投資型保單的淨值增加,投資人的權益,在無形中,不知損失了多少?

由於負責操盤的投信公司,也加進來了,他所購買的投資標的,無論是股票、基金、ETF、或外幣,均有交易費及手續費用,係由投資人自行負擔,並非如廣告所宣傳,買海外產品,免費送保險的概念,投資人不知,又被框進來,簽名購買了。

事實上,投資標的如為債券型基金,或股債平衡基金,投資人均是自負盈虧的,該債券發行機構或股票發行公司,可能遇到被信評公司調降信用評,違約,或公司清算的危險等情事,保本保息,幾乎是不可能,保戶無法獲得預期的的收益,為避免繼續虧損,自然會選擇保單期滿前,中途贖回,即使淨值偏低,也只有認了。

筆者並非危言聳聽,就以投資型保單中,持有的ETF 為例,以微笑曲線理論而言,應該是最安全的吧?但事實並非如此,投資標的無論是股票,債券,黃金,原油,如果是屬槓桿型,將面臨到期日正價差收斂的情形,縱使市場無大幅波動,長期持有,也將有大幅虧損的情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