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兩大國際影展不約而同發出聲明,為促進電影產業更多元及平等的發展做出努力。柏林影展宣布 2021年開始,取消以性別區分的最佳男女主角獎,改頒發最佳主角及最佳配角獎。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也在9月初正式聲明 2024年開始,為了促進電影的多元包容與平等,必須符合新制標準中四項條件的兩項:電影敘事及角色配置、劇組幕後團隊、產業入行機會、行銷宣傳,在這些環節中納入多元族群的參與,才有資格角逐最佳影片。
上述變革引發各界不同反響。有人擔心,在這個仍以男性佔主導地位的產業,取消男女主角獎反而會害得女演員更無獲獎機會;或為了避免此種情形,刻意保障女演員得獎,變相為另一種不公平。奧斯卡改制所涵蓋的範圍更為廣泛,除了女性,也將少數族裔、LGBTQ+、身心障礙電影工作者的參與納入角逐最佳影片的條件中。新措施遭人直指將扼殺電影作為藝術的創意自由,獎項規則不過是為了滿足政治正確。更有人認為此規定本身就是一種歧視,反倒替上述族群貼上「弱勢」的標籤,是無法公平競爭、需要特殊待遇的一群。
根據華盛頓郵報,事實上過去15屆的最佳影片得主中,有11部電影皆滿足前兩項標準,包括今年獲獎的《寄生上流》,以及男同志電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2017),證明新制度並不是極難執行。而這更加深了眾人的疑惑:如果標準這麼容易達成,又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將規則標示出來?會不會反倒讓人質疑受益族群的專業?
然而仔細檢視電影產業提供不同族群的發展機會是否公平,以及近年電影與影視界層出不窮的大牌導演、製作人的性侵案件,都在在顯示這個產業仍深受權力結構的制約。訂定新制度,並非為了迎合政治正確,而是明確地將一切不平等擺上檯面、攤開在眾人面前,設法改變現況。這或許將成為鬆動電影產業權力結構的第一步。當美國影藝學院給出一個如此清楚的指標,我們可以期待產業內部接下來出現更多改變,譬如:投資人將有更大意願投入資金給那些被視作非典型的拍攝計畫,不同族裔、酷兒族群與女性的團隊有機會得到更多資源去闡述屬於他們的故事。
而電影產業缺乏多元性,不單是奧斯卡的問題,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訂下新規則,並不表示再也看不到以白人或男性為主題的電影,反而因為有了更多元的加入,我們得以看見非單一主流視角的故事、理解更複雜多樣的價值與生命經驗。實踐藝術理想的人們也並不是為了贏得最佳影片才開始創作,沒有任何規定可以真正阻止創作自由。藉由奧斯卡的新制度,世界上所有電影製作團隊都將受到啟發,當我們願意在體制內改革,才能在不平等的現況中,增加差異被看見的機會,將更多元的聲音與才華納入產業。
今年9月甫於威尼斯影展獲頒終身成就獎的演員蒂妲史雲頓認為,柏林影展不再依據性別劃分最佳演員獎項的改革極為明智,她直言:「當我們談論性別、種族或階級,將人們加以分類並據此設限,都是非常過時的概念。」不論是柏林影展或奧斯卡,制定新規則只是打破既有體制的過程,為的是有一天我們不再以任何形式區分任何人。這才是一切改革的最終目標,這只是開始。
電影,做為最平易近人、影響深刻的大眾藝術之一,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各大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影展與獎項的變革,讓電影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我們更多對話與反思的可能。
*作者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倡議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