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俐觀點:從韓戰的歷史教訓看台海戰爭升溫情勢

2020-10-04 07:00

? 人氣

(一)世界重新認識美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對美國形象描述上,大批種種當時中共對美國所做的宣傳,描述志願軍在朝鮮「看到」的美國官兵,對朝鮮婦女犯下種種的性暴力與性犯罪。並且利用種種回國報告或是刊載到傳媒上的方式,「教育」美帝國主義者的殘暴。但根據這兩部電視劇的文本比對,對美軍的描述除了確實在韓戰前後發生過多次的美韓聯軍發動白色恐怖屠殺平民,在劇中有所描述以外,指控美軍對朝鮮婦女犯下種種的性暴力與性犯罪之類的「醜化」敘述,對戰俘營當中白人戰俘霸淩黑人戰俘情節的敘述。醫院收治了語言不通的美軍俘虜,其中有白人俘虜Mark霸淩黑人俘虜Erwin強迫黑人幫忙打飯,但是因為語言不通,志願軍第一時間沒有發現。但是當當地人發現這件事情以後,強烈的正義感驅使其不能忍受這種比他家鄉地主欺負佃農還過份的行為。這暗示著1950年代中共建國初期,是一個挑戰強權正義感滿出來的時代。這其實也是一個暗示,中國人做為有色人種肯定也要受到美國人的歧視,因此不要太過親美。

在美軍的高層人員形象當中也往往被形容成酷愛作秀狂樣自大的麥克亞瑟,一般來說不太常出現對美軍高級將領的醜化。在<彭德懷元帥>劇中一如許多其他中方幾十年來書寫抗美援朝戰爭的文本,本劇最常出現的美軍將領是諾曼第登陸時的82空降師師長,在原美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在撤退時出車禍去世後接任的馬修·李奇威將軍。而且對照過去的影視作品,這應該是中共的戰爭與政治宣傳作品第一次如此詳實地描述李奇威與麥克亞瑟這兩位韓戰中的美軍統帥。由於在台灣大多數人對李奇威的認識不如對麥克亞瑟那樣的熟悉,這位美國陸軍上將馬修.邦克.李奇威(Matthew Bunker Ridgway),最標誌性的是胸前掛著兩個手榴彈的作戰裝束,表示他經常親臨前線身先士卒。他在韓戰中挽救了正在敗退的聯合國軍,並阻止中國攻勢而聞名於世。他在回憶錄寫到:「中國軍隊來了,災難也就降臨了。」在<彭德懷元帥>劇中所描述的李奇威出現的時間,橫跨志願軍入朝參戰的第一年,對照目前中方其他文本看來,本劇的描述算是持平。李奇威接任美八集團軍司令官後,面對前任沃克將軍意外身亡又加上兵敗如山倒的美軍士氣,他竭盡所能地鼓舞部隊的鬥志。他很快就從志願軍的幾次攻勢只能持續八天,推測出這是因為志願軍的後勤能力薄弱(又是後勤!),每個士兵只能依靠自己身上背負的糧食彈藥,無法遂行長時間作戰。史實上李奇威迅速抓住這個時間差,以美軍當時基本上機械化與摩托化程度極高,甚至已經開始裝備直升機的高度機動部隊特性,制定了新的作戰方案。也就是每次戰役在志願軍物資與鬥志都在高峰的前七天,只要美軍一與志願軍接觸打一段時間後,消耗志願軍的彈藥與體力後就主動撤退,等到第八天後志願軍的後勤與鬥志逐漸被消耗完畢後,美軍再以強大的機械化部隊衝回來反擊。不論前進後退都要盡可能最大限度消耗志願軍可憐巴巴的肩上後勤,在劇中並沒有演到史實上第四次戰役志願軍由於受不了這種消耗,於1951年3月只得放棄漢城。1951年6月的第五次戰役在聯合國軍綿密的打擊下,志願軍被迫退出了韓國幾乎全部國土,痛苦地回到三八線以北,並開始構築大量地下工事,進行中共傳統不願進行的大規模陣地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依俐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