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首任執行長、法籍鄔荻芳(Ludivine Houdet)先前在南非服務,今年8月第一次來到台灣,她在30日表示,自己與家人剛來不久,但無論在捷運站或街頭問路,台灣人都十分熱心給予幫助,因此對台灣人的慷慨和愛心印象深刻,也希望提供更多前線故事與幫助弱勢群體的管道,深化台灣人與國際事務的連結。
董事長劉鎮鯤指出,無國界醫生今年發起新冠肺炎援助專案,立刻獲得台灣民眾積極響應,除了捐款外,還有不少人主動提出捐贈口罩或個人防護裝備(PPE)等物資。劉鎮鯤說:「我們也見證到,台灣民眾這種精神即是防疫有成的關鍵因素之一。」
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成立於1971年,旨在為世界各地因為天災人禍或戰爭而蒙受困境的人們提供醫療援助。2016年無國界醫生於台北成立辦事處,開始積極與台灣社會對話,展示更多國際人道救援的努力。劉鎮鯤表示,組織花了很多時間了解台灣法規,2019年年底才正式登記為財團法人基金會並取得勸募許可。
「無國界醫生是與時俱進的組織,隨著正式成立基金會,期望強化跟台灣社會的連結,透過具體行動讓更多人認同無國界醫生的價值,」劉鎮鯤說。
50人共用1個流動廁所
無國界醫生基金會即日起也在台北心中山線型公園街頭,首度設立《愛 無界限》行動體驗展,精心規劃六大議題,訴說全球至少18處前線救援故事,展覽30日搶先曝光,雙弧型的「S」路線,象徵求救(SOS)、救援(SAVE)以及「雙手交握」的形象,無聲卻震撼傳達「就是此刻,無國界醫生正在某處救援」。
展覽現場中,一張簡易白色病床搭上嘈雜緊張的音效,讓人感受急診室每一天的緊繃狀態。劉鎮鯤笑稱,當初籌備展覽時,管理機關忍不住詢問:「把病床搬到公園,對民眾來說視覺衝擊會不會有點大?」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讓民眾身歷其境。
不只病床,展覽還包括一個巨大的流動廁所,廁所是世界各地難民營最稀缺、但也最需要的設施。在孟加拉收容了數十萬羅興亞人的難民營內,無國界醫生還需要修建8000座流動廁所,「才能讓50人共用一間」。
無國界醫生傳訊專員闕士淵指出,在孟加拉難民營內毫無污水設施可言,難民多數是直接在地上挖出的溝渠或坑洞便溺,但因為人口龐大、日積月累,連當地水質可能都受到污染。對難民而言,一般台灣民眾盡可能避免使用的流動廁所都已是極為奢侈的資源。
《愛 無界限》行動體驗展包含「武裝衝突」、「流行病與傳染病」、「天然災害」、「被排拒於醫療系統外的群體」、「公共衛生」、「水利衛生」六大主題,亦透過QRCode、精選影片以及臉書頭像特效框等互動方式,讓大眾無需輕鬆投注愛心與關注。
茶飲品牌共邀伸援「手」
10月13日起,無國界醫生還將與茶飲品牌「不要對我尖叫」合作推出「手拉手」形象杯套,在中山店與忠孝復興店限定開賣。無國界醫生媒體與公共關係經理黃知宥表示,手搖飲廣受台灣年輕族群歡迎,台北市每人平均每月消費高達7杯,相當符合無國界醫生「接地氣」的目標。
鄔荻芳表示,無國界醫生是全球性組織,必須聆聽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聲音,亞洲人口占比高達全球6成,13%的救援專案也開設在此。「我在無國界醫生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傾聽,踏出舒適圈去了解他人的需求,並伸出援手。」
鄔荻芳說:「我們不會停止學習、不會停止變得更好,不會停止人道救援行動,也衷心期望集結更多台灣民眾的智慧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