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動產授信破4成 風險越趨集中
2020年7月底全體銀行放款餘額為28.1兆元,較上年同月底增6.8%。以用途別而言,購置不動產12.5兆元,占整體放款達44.6%,成長7.8%,速度是所有類型授信中最快的。觀察近3年趨勢,銀行授信朝向不動產集中化的情形似乎越來越明顯〔圖4〕。
後疫情時代,在可預期的長期低利環境下,金融業利差大減,經營挑戰更高,而銀行在以利息為主要收入來源,短期內不易改變的前提下,不動產授信案件對於銀行業者的確相對較具吸引力。由於對建商的授信融資利率高於對一般產業,因此增加土建融的授信,的確可創造較高的利潤空間。加以融資有相對「擔保」,銀行在過度競爭,追求獲利的壓力考量下,也難怪房貸前五大銀行(臺銀、土銀、合庫、一銀、華南)新承作房貸金額持續攀升,8月更達574億元,創2020年以來新高。
銀行放款用途主要有兩種,一是與生產、投資有關,對經濟產生好的正向循環,第二則是資產交易,例如房地產,其對實質經濟的助益非常有限。回顧日本30年來採行低利率寬鬆甚至負利率政策,但利率顯然未能發揮價格機能,反導致資金流入房地產,未投入實體產業的前車之鑑,央行因應短期景氣循環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初衷,應是希望引導資金流向資本支出,而非流入房貸市場。
而抑制不動產過熱,其實央行能發揮的空間也有限。在台灣,金融業放款之所以偏好不動產,跟企業欠缺投資性貸款需求、存在無適當去路的大量爛頭寸息息相關,因此改善投資環境,提升民間投資意願,是疏導資金流向「好循環」的重點。此外,我國稅制環境因素,使房屋持有成本相對國外明顯為低,亦是資金流向不動產的另一結構性因素。
對於投資客而言,不動產價格的持續上漲,融資的越趨寬鬆便利,正是最好的豔陽高照季節,然而,作為風險承受與管理者的金融業,恐怕更要注意豔陽下隱存的陰影。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傳播出版中心所長。本文原刊《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