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省在長官公署公務員『怠公』之情形下,已由政治建設協會等民眾團體,自行組織臨時機構,維持治安、交通、公用生產事業,秩序井然,靜待中央公允處理。……
台灣壯丁,受有軍訓在壹佰萬人以上,有高級軍事修養者,約壹萬人;日人埋藏之武器,約敷二、三十萬人之武裝配備;在短時期內,台灣可以成立十師以上之步隊。倘以武力支持陳儀長官一人,則中央至少亦須準備十萬雄師,而曠日持久,在所不免。……
這兩段文字均經收閱者細細圈點,陳情者不啻是在告訴國府:原有政府機構已告癱瘓,民眾團體已經接管政府,並且隨時可以組織十個師以上的軍隊!軍務局幕僚因此一度研判:台灣駐軍嚴重不足的情況,很可能已被臺人窺破,因此張邦傑要中央不派兵前來,實乃「別有用心」。
台籍人士旅京滬團體陳情的原意,一是要求中央不要派兵到台灣(他們不知道3月5日蔣已決定派兵),二是希望能趕走他們認為已是「苟延殘喘」的陳儀。誰知道他們的陳情虛詞恫嚇,反而引發反效果,南京如臨大敵,準備再調動第二個師入臺平亂(預定為青年軍第二○五師)。
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抵台宣慰後,發現實情根本不是如此,台人並非結成一氣,接管政府、組織民軍迎戰國軍(謝雪紅的二七部隊算是例外),所以才說「臺灣事變真相與在京所聞者頗有出入」。[3]他抵台當晚,就拍發電報,阻止蔣繼續調兵來台。[4]
從這個脈絡,去看白崇禧於3月23日致蔣介石的電報所說:「國內台籍各團體、人民代表,僅憑風說,提出種種要求,尚懇鈞座勿輕許諾,以免增加善後困難,至禱。」[5]我們才能更接近事實真相。
那麼白崇禧一改在南京時的開明措施,又是怎麼回事?汪文的結論,認為「白崇禧三月二十四日的電報和四月六日的《宣慰臺灣二二八事變報告書》對事件的定性起了關鍵作用,影響了國民黨政府此後四十年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置。臺灣歷史學界對此報告書的研究不夠。」這裡所謂3月24日的電報是哪一通呢?以電報內容看,應是白崇禧在3月22日於台中呈蔣介石主席電報。[6]在電報中,白氏認為「台人有政治野心者」、「少數共黨份子」、盲從的青年學生、以及若干民意代表,皆涉入事件中。「自有關文件中獲悉,彼輩所謂高度自治,及所提無理要求,則直欲奪取政權已無疑義」,所指應為處委會所提三十二條要求。這通電報呈現了白崇禧抵達台灣的初步實地觀察。換句話說,當時台灣的局面之暗潮洶湧,情形遠比陳儀所說、或是在南京、上海台人團體所形容,都還要嚴重。嚴重之處,不是因為動亂還未平息,而是因他發現各股勢力均牽涉進事件之中,呈現一種外弛內張的脆弱平衡態勢,白不得不修正原先在南京時的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