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科技評估運用公共行政學之中「公民」在政策過程中的角色,是想導入更多公民參與醫療科技評估,亦或是有其深層的政策規劃?公民參與亦涉及病人參與議題,目前各國醫療科技評估組織逐漸有把病人參與等公眾議題導入醫療科技評估中,而導入過程,首先需解決病人如何理解醫療科技評估是什麼?醫療科技評估機制及如何讀懂醫療科技評估報告,再至後端的真正參與…。各國執行病人參與的方法不一,但卻有其相同目標,都是希望藉由病人證據填補缺乏質性證據的缺口,讓醫療科技評估的證據呈現更多元的聲音,以避免僅由專家做最後決策的唯一依歸。
過去亦有以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 社會學觀點的學者曾提出,欲使民眾理解何謂科技評估,最重要的先導工作是教育常民(lay expert)理解科技評估是什麼?學者愛普斯坦更運用STS社會學觀點提出「參與」的主動性,並分析過去20年來醫療改革的趨勢就是強調研究中要把各種群體納入。他對於常民如何參與科技提出了深刻的分析與反思。台灣不少社會學者也因此投入了許多有關於常民參與科技評估的相關研究。醫療科技評估在過去較被著重在解決醫療相關的科學研究上,以社會學觀點上進行研究的議題較少著墨,常民與專家的議題導入也較罕見。然經過此次的「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社會價值選擇和公民參與機制」研究,可能會有更多的社會學觀點與醫療科技評估做連結。
醫療科技評估在國內亦有作為政府與業界之間溝通的橋樑,醫療科技評估的方法學越精緻或純熟,越可提昇國內執行醫療科技評估的水準。醫療科技評估的品質(送審品質及執行能力)亦會隨著政府要求的規定而有一定水準的顯現。台灣的醫療科技評估水準越高,參與國際組織的效益亦會彰顯。整體而論,醫療科技評估的水準影響的不只是新藥納入給付的財務評估而已,它影響的是一個國家整體在外的口碑,因此,執行醫療科技評估的機構或相關利害關係人應持續在醫療科技評估的方法學上作更多的突破,且也應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國情情境的醫療科技評估,解決當今新藥納入給付過程中那些不明確的障礙。除醫療科技評估人才外,也應培養具有社會學/哲學觀點人才的「科技人」,亦如醫療科技評估的本質-「它是一門多重學科領域的政策分析方法」,而協助政府產出具有實際效益的新政策。
審議過後的醫療科技評估建議
醫療科技評估在台灣將邁入第十年,經過第一次審議式民主概念的公民會議之後,接下來該如何規劃下?公民參與之後,政府如何參採?後續政策及未來方向?此舉都攸關台灣政府部門如何看待醫療科技評估在台灣的角色?誠如學者黃東益教授在其2008年的研究「審議過後-從行政部門觀點探討公民會議的政策連結」一文分析,公務體系看待公民會議的結論報告是以何種角度看之?公眾本身對審議式民主的期待尚未建立,對於審議力量的期待無法深入民間,因而無法將審議的力量轉成民主壓力加諸公務體系,再者,審議模式仍未有客觀、公正的一致性模式,因而產出之審議民意的品質仍然參差不齊,無法取得社會公信,自然公務體系也將會將之視為一種刺探民意、甚至是政策宣導的手段。